【1】尊老与爱幼
云云同学昨天说单位要求不能迟到不能早退,所以今天需要再早走一会-昨天是她们通知正式上班的都一天。我其实不到六点就醒了,一直等到六点五十才把桐桐叫醒。其实是她自己已经有了醒的动作了,需要早起她也知道昨晚也跟我念叨了,所以叫她起床一点也不费力气。
桐桐要跟云云同学一块到单位,因为她奶奶只想看豆豆弟弟,而且一直对她挑鼻子挑眼的,不知道是不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嫌不尊重老人没教养-是跟她妈妈说的,我没看出那里不尊重了,偶尔倒是有说话过头的时候-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不是这样,再说才8岁的小学生能知道多少,有些词语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现在毕竟不同于旧时代的旧观念,不是说因为你年纪大是长辈就一定会被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打铁尚需自身硬,孩子再小也是有感觉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对孩子说过类似一定要尊重谁谁的话,我相信她会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你需要被尊敬或尊重,自己去争取好了,爱人之人人恒爱之。
【2】惊蛰
今日是惊蛰。
有关于惊蛰的古诗一首: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吴藕汀
看外面虽然最低温到了零下1度,但是阳光还不错,风吹的也不小,天空一片淡蓝没有一丝云彩。春雷肯定是没有了,蛰虫如今可以放心大胆的出来了,因为刚出规定了中国人不准吃野味了,外国人也爱吃,所以只要是野生的就可以不用怕了。
解释一下图片里的文字,这是百度说的:仓庚,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鹂鸟。这个鹰化为鸠比较有意思。鸠,就是布谷鸟。古语有:“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说的就是这种鸟。仲春之时,天空尚不见飞翔的雄鹰,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的观念里,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七十二候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述,比如“腐草为萤”(大暑)、“雀入大水为蛤”(寒露),等等。其实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消长的一种朴素认识。
【3】理发
上午到单位瞅了瞅没啥事就出来理发了。理发店离单位很近,在西北方向过来铁路桥往西一拐大约50米就到。这个时候刚刚10点多一点,屋里没有顾客,只有女店主带着口罩在独自走动。这能不能理发我心里没底了,从年前理发到现在快2个月了,长的难受我有点受不了了,于是我怯怯的问:“开业了?刚开业?能理发吗?”“开了。”惜字如金也没多大热情。“奥。”我赶紧坐到转椅上怕她反悔。这边话音还没落下,推门又进来一个人要理发,我暗自高兴幸好早来了一步。
年前也是在这个店理的发,女老板五十多了,就自己在店里忙活。今天没有洗头扎上围布直接上推子开工了,“现在不让人多,上旁边的超市去都催着赶紧买了走。”她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像是没话找话的意思。
“剪的短一点。”我不知道怎么接话,再说我也是在不想忍受长头发了。
“有人来剪头发还非要洗洗头,我说不能洗,实在不行你去别处看看吧。”女老板手和嘴都没闲着。
原来重点在这儿啊,“不用洗,剪好了就行,我自己回家洗。”我赶紧给她吃个定心丸。
老板似乎兴奋了,嘁嘁喳喳的说个不停。从美国肺炎说到印度大乱,韩国因为保护费要与美利坚反目,还有前苏联抓了日本战俘后送到最冷的地方去干活等等。感情这居家隔离让国民的学习热情大涨啊,文化素质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可是专家不是建议这段时期,人类之间减少对话吗?”我在心里默默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