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对于各民族干部而言,更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基石。在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各民族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筑牢忠诚根基,凝聚团结奋进之魂。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民族干部将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融入血脉,使其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和积极践行者。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各民族干部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在思想上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忠诚之心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坚守干净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生态。干净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各民族干部身处基层一线,直接与各族群众打交道,其廉洁与否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关乎民族地区的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学习党纪国法等方式,让各民族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完善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对各民族干部的权力运行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严肃查处民族地区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担当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高素质的各民族干部队伍必须具备强烈的担当精神,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面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等问题,各民族干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经济发展上,立足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在社会事业方面,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在维护稳定上,敢于站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最前沿,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通过担当作为,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谱写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各民族干部队伍,是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忠诚为魂、干净为本、担当为要,才能让这支队伍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带领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委组织部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