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终于读完了,觉得荡气回肠,心里百感交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好多想法想写又怕写不好。我所接触的语文老师中,竟然没有一人推荐过,真是遗憾。对它的了解一直停留在描写宝黛钗爱情悲剧的长篇小说上,曾经看过电视剧,无奈情节删减太多,人物众多,不了解故事背景的情况下也很难看得全面,当时的感觉是宝玉为什么是个花花公子哥,觉得黛玉、宝钗可怜,王熙凤死的好惨,对其余的故事情节并无特别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年春天,偶然听到喜马拉雅上面《蒋勋讲红楼梦》,第一回听完,居然很感兴趣,于是买了书,结合着听书,再看87版电视剧,竟然爱不释手地看完了。
还记得刚听到蒋勋老师的温文尔雅、富有磁性的台湾腔调,一听便不肯放下。刚开始真正被吸引的是“甄士(真事)隐”“贾(假)雨村”“甄英莲(真应怜)”“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娇杏(侥幸)”等这些名字隐喻的意思,便觉得作者用心良苦,于是开始打开书本。竟然读进去了,语言较为白话精炼,常常几条线索并走。典故、历史诗词歌赋多且美,酒令、游戏等不太明白,看不懂就跳过,并不影响对通篇的阅读。所以非常感谢蒋勋老师的讲解,让我接触这本伟大的世界名著,领略体会十七世纪中国古代富贵人家的社会万象。众所周知,红楼梦人物角色众多,主角就很多,正钗、副钗、又副钗;还有贾母、贾政、宝玉、贾兰等四代人,每个主角下面又有一二三等丫头各三四个,还有奶妈、嬷嬷等数十个伺候的媳妇婆子等,且旁支也很多,贾代儒、贾瑞、贾蔷、贾芸等等,刚开始出来陌生名字的时候觉得很懵,慢慢地对照人物关系图,参照老师讲解,画思维导图、利用联想记忆等方式,慢慢地,出来个丫头知道是谁的丫头了。
整本看完后,理解了为什么有一群为之疯狂的红学研究者们,曹工的文学功底之深厚后人无人能及,仅仅第五回宝玉进入秦可卿闺房后,看到的镜子、盘子等普通物件,竟然描绘出来是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安禄山掷过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宝塌,同昌公主的连珠帐等,短短一段就用了数十个历史人物典故。书中所描写的300多个性格特征鲜明的角色,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值得研究学习;书中涉及的清朝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医学、宗教、建筑、园林、服装、诗词歌赋、美食等等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深入考究。后四十回续写的人物结局可能差的不远,但是文字细节、叙事方式等较前面相比还是相形见绌,也是很多人痴迷研究的原因。
宝玉这个不爱读书、不求功名、爱吃脂粉、爱混在姐妹之间、视男人为浊物,看重女性、尊重生命、看似处处留情、实则专一的可爱青春期男孩子形象跃然眼前。从开始想体验世间的无能补天的顽石到人间体验爱情、亲情、富贵一方、家道中落到后来看破红尘出家回归;一生只为还眼泪、宁为玉碎、爱使性子、玻璃心的绛珠仙草黛玉;面面俱到、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争强好胜、机关算尽、心狠手辣、贪钱势利的熙凤;口直心快的湘云;贤良淑德受宠的元春,二木头似的、没有主见的迎春,不畏出身、聪明能干的探春,看破红尘出家的惜春等等不仅仅十二金钗各个的角色活灵活现,让人又爱又恨。连副钗,又副钗也都让人喜之不及。荣府上下最周全可人的丫头平儿,不为地位财富有气节的鸳鸯,任性薄命的晴雯,情深意重、一心为主的紫鹃等等,漂亮可人却生来命贱的丫头们,甚至见一个爱一个傻里傻气的薛蟠,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等都值得研究学习。
刚开始注意力集中在宝黛钗三人身上,三人既幸运又不幸。黛玉虽然死了,却一直活在宝玉心中;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伤害了最爱的黛玉,枕边人是不爱的宝钗;宝钗虽然得到了宝玉的人,却得不到宝玉的心。慢慢地开始关注每一个出场人物,关注每一个精彩的人物形象。到最后,一个热闹繁华的大家族慢慢走向腐朽衰败,元春、迎春、黛玉、熙凤、可卿、尤二姐、尤三姐等等都死了。不再关注为什么结局这么悲惨,而是开始思索作者想要留给后人,启发后人的到底是什么?就像好了歌里唱的那样“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又像飞鸟各投林中“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最终的最终,荣华富贵、金银财宝到头来却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或许这才是《红楼梦》带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生命本身到底该追求什么,该如何度过有意义的短暂的生命,值得每个人认真思索。
这无疑是一本伟大的著作,是值得每一个人认真读的著作,是值得每个人读一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