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底线》,穿上制服,个个都很正义很美好,这样的美好,自然是所有善良的人深深向往的,也是希望现实世界真的有这么一群正义凛然的守护者,为平凡人的平凡世界保驾护航。
但事实是,这是从无数材料中,糅合、拼接、塑造出来的将近完美的人物形象。
如果相信,可以说是理想,也可以说是不切实际,太完美,太像童话世界。
因为现实果真如此,哪还有必要讲这么多?
有些事,心知肚明,不必多说。
我想讲的是一个离婚案。
女方最初学历高有能力,和老公一起艰难创业。创业有点成就时,女方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据男主人公说,他希望自己的老婆能永远当个养尊处优的富太太,那是他认为的美好,是他对爱情最好的承诺和给予。
而他老婆呢?外人看来,苦尽甘来,人生赢家。
事实上,她却觉得自己是笼中鸟,活得憋屈不甘。
只一个镜头,便将她所有的苦楚,都暴露无遗。
饭桌上,成了大姑娘的闺女,一心一意只看手机。妈妈问一句,“嗯”一下;问两句,“嗯”两下,对妈妈那是爱答不理。跟妈妈要钱花,妈妈觉得理由有点过分。当爹的,立马给闺女转账,百分百满足。闺女喜笑颜开,立马离席玩去了,眼里几乎就没有妈妈。当妈的,竟没事人一样,想想,这样的场景,她估计习以为常了。我就觉得奇怪,这怎么能习以为常呢?
餐桌上,剩下的夫妻两人,也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当丈夫的,吃饭也在忙公事,对妻子的询问,除了“嗯”还是“嗯”,完完全全的无视。
原来,这就是丈夫所谓的“养尊处优”。
富太太,跟闺女没法沟通,跟丈夫更是没得沟通,这婚姻,这生活,隔着厚重的别墅围墙,谁能想象得到,这富太太的生活竟是如此隔膜重重,卑微无奈?
或许,她也厌倦了这样的日子。
她想回归职场,想重新找回自我,想回公司,想和老公一起创业。但她想不明白,明明是两个人创立的公司,老公为什么要将她拒之门外?
丈夫跟法官举了两个例子。无非是,妻子的做法,让两笔原本他觉得能挣很多钱的生意,没钱挣,挣少了。他认为,如今的生意,不是懂外语,会翻译,就能挣钱了。他觉得自己的妻子,已经被淘汰在生意场之外了。
他怀疑,妻子有了外遇。他甚至觉得,只要自己的妻子不回公司,有外遇都是可以被原谅和接受的。
这是怎样的奇葩?原本爱情美好的样子,早已陷入权利金钱无尽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妻子想离婚,他一开始想尽各种“法子”挽留。在我看来,都是一些卑劣的法子。
最后,他仿佛被逼无奈,同意离婚,但妻子不能得到公司的股权,只能得到现金和房产,理由是:他得对手底下那么多员工负责,如果妻子坚持要回公司,万一公司倒闭了,这些人怎么生活?
真是笑话,真把自己当回事。
世上那么多人,不在你公司混,全都饿死啦?
最可笑的是,妻子要求丈夫付家务费,二十几年,律师倒是给出了一个数,五万块——可笑的五万块。
做生意,真有那大本事,兼顾家庭和事业,是基本,否则,就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兼顾不了,还是能力不行。
为了所谓的事业,伪君子般无可奈何选择离婚,在我看来都只是借口。
在一起时,都说是想要奔赴更好的未来。要分手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便信手拈来。
人心易变,是不变的真理。
但其实变的,不仅仅是丈夫。
妻子也变得莫名其妙。
在这离婚案之前,丈夫涉及到职场性骚扰案。
当妻子的,竟然为了离婚,请名律师,暗中替女职员打官司,要女职员做伪证,证明丈夫品行不堪。
有正义使者的守护,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但这妻子的行为,挺让我乍舌的。
花三百万开服装店,竟颗粒无收,还特别信赖年轻的男性合伙人,让外人看起来,关系暧昧。
回归家庭,按理来说,当初是能和丈夫一块创业的,各方面能力应该不会太差。但多年下来,自己没得到成长,孩子对父母爱搭不理,丈夫与自己渐行渐远。
当初的能力哪去了?
这些年的时光都挥洒到了哪里?
最后夫妻俩满面的泪痕,在我看来,那么拧巴、别扭,或许那是两人之间,曾经最美好的回忆,化成的泪珠。
泪尽,缘分尽。
原本,很多美好的初心,都也抵不过岁月的打磨,抵不过,欲望的膨胀,权利与把控感的飙升。
有些人,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有些初心,真的会消失殆尽。
故事就是故事,但故事又来源于生活。
你所谓的好,在对方看来,或许是煎熬。
人心变了,想要留住的,也不会是曾经。
散了就散了吧,捆绑在一起,也是痛苦。
两人一起回忆往昔,留下的泪水,那是敬过往,是在演戏,是把人心,往好里算。
残酷的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情怀?
就算你想抓住,对方,或许早已对你不以为意,嗤之以鼻。
散就散了吧,在一起是为了开心和快乐,伤心了,就应该放手。
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本领。
好的心态,会将一切事情,往好的方面引领。
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对彼此的成全。
虽然在我看来,自然故事中的两人,为的并不是成全彼此。
但我们若是遇到初心渐远,该放手时,就勇敢放手吧,毕竟,人心变了,一切也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