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天性是追求快乐的,孩子们也是。在自然中,孩子们一样可以学到传统课堂中教授的知识,况且大自然中的一切本就是馈赠。
神经学教授David Ingvar曾经做过研究,他发现自然中的声音、光线、形状和颜色都可以刺激脑部发育,而在3-6岁的阶段正是脑部发育的高峰期,在自然中的探索能够帮助了孩子更好地成长。
当他们长大之后,吹拂过树林的风,树丛里的花香和美味的果实,树根和草丛搭建起的蜿蜒步道,在森林中做过的游戏,都会继续滋养着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也将是孩子一生成长中肥沃的土壤!
“人之可贵在于创造性思维失去了创造性的孩子,怎么能快乐”
其实创造性是比创新领域更广泛的词。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的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这个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主观印象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当今很多家长老师包括教育从业者一贯持有的观点。在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向上,中国家长更是不惜付出大量时间、金钱、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请私教等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孩子创造力”。根据法国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教育总投入排名世界第六,其中课外补习、请私人辅导费用排世界首位。数据还显示有93%的家长给孩子请过私人辅导。”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妈妈会放弃百万年薪,只因为要回归家庭辅导孩子写作业;我们也无法想象,月薪5万的家长,居然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我们更无法想象,有很多的家庭愿意将30%—40%的年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
根据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联合数据联盟伙伴“数字100”,发起了“教育投资——中国家长的思考与行动”主题调查活动。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百姓的教育培训消费意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种种数据显示,中国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可以说是处于世界翘楚地位的。但基于人类起源及儿童成长规律,创造性培养的背后真的是无数个补习班堆叠的成果吗?
“创造性是孩子与生俱来的
不是教的,要去发现”
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心理学家勒维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儿童看书时,有必要自个发明出一切情节。他们一面要幻想出人物的形象、揣摩他们的心情、模仿他们说话的语调,还要发明出人物周遭的环境,幻想环境的感受"。孩子的创造力并非高价补习班、私教课叠加的后果。
孩子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是带着好奇来到这个世界的,并对未知充满疑问,他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去理解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思考,他们也期待把自己的世界讲给父母听。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放下手里的工作,给孩子些许时间,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这就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也是保护孩子创造力的基础。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修行
互相被保护,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现实中,一点创造力都没有的儿童是根本不存在的。每个孩子在生命之初都带着无限想象和对未知世界的疑问。好奇心和疑问是孩子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的前提。回想一下我们在面对孩子提问时,给出最多的答案是什么?我们跟孩子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面对孩子的天马行空、无厘头行为、看似没有原有的苦恼的时候,父母老师给出的最多的反应是什么?
我们的孩子不仅在知识上有标准答案,在行为上也有统一标准。上课要手放平,脚并拢,有问题要先举手,而且要统一举右手……在这种统一要求下,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真童趣,过早地失去了千姿百态,过早地失去了自由心灵闪耀的火花,过早地失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怀,过早的关上了创造力的大门。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创造性思维
从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个疑问开始”
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的古人也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见,常有疑点,才会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接受孩子的问题并做出认真的解答同样是保护孩子创造性的基础,在质疑中激发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孩子的创造力!
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都是一朵绵软的云,需要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都是春天里的饱满的种子,需要春风雨露的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都是蛋壳里的小生命,充满着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坚强也脆弱,需要我们去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是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素质的竞争。美育教育合力规避常规教育的不足,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在审美认知、洞察能力、实践和判断力方面的教育。
而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与风险性特征赋予了它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们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总是力图探索客观世界中还未被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开拓性的实践,幵辟出人类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创造性思维也增加人们在未知领域的适应能力,提高了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的实践能力。这不仅对孩子健全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孩子未来生活工作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