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的故事》摘录及感悟

摘抄:孔子从鲁国前往洛阳向老子求学,临走的时候,老子送给孔子几句话:“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我的启发:首先学习不可以学呆了,学死了,不管对方是人还是经典。文字和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且当时说话的人或者文章作者,都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个人阅历所影响,所以要活学活用。再有就是拥有平常心,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坦然面对,不悲不喜。还有做人谦谦卑,不可狂妄自大成熟的稻穗往往是低下头的。

同时也深深感触到老子对孔子的珍爱之意,对他谆谆教诲以及善意的告诫,真诚的希望孔子更好。

更让我动容的是,作为大家都尊敬的孔老夫子,如此精进,也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需要去完善。

摘抄:孔子在陈绝粮,子贡和老师对话。

子贡说:“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是不是可以把理想降低一些?”

孔子说:“赐啊,一个好的农夫能够好好地耕种,但是不一定有很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能做出很巧妙的东西,但是不一定正赶上人家的需要;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他能够把主张有条有理地发表出来,但是人家不一定就会接受。你现在不努力充实自己,却斤斤计较别人能不能接受,你的志气未免太小了!”

顔渊说:“老师的理想很高,所以到处不能相容。可是,老师还是可以努力争取实现这种理想城。人家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相容,才能考验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涵养功夫。拿不出好的主张来,在我们是可耻的;有了好的主张而没有人实现,这是各国当权者的羞耻。人家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人家不能相容,才能考验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涵养功夫。”

我的收获:首先就是我的老师常说的一段话“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随缘不攀缘。做事在人,成事在天。再有,不能因为结果没有如所愿,就对一个人完全否定。其实啊,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在考验我们,考验我们面对逆境如何保持自己的志向和做人底线,不迷失自我,考验我们识破“假”,借假修真的能力,再有就是语言的艺术表达魅力。

这番对话其实是孔子不得志的自我安慰,也有属于他的问题,不能把理想和现实进行很好结合。再有就是顔渊很会讨孔子欢心,所以恭维在孔子。

摘抄:孔子一生颠沛流离,经过了十四年奔波,回到家乡鲁国,已经68岁,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看开了很多。“吃粗菜,喝清水,枕着胳膊睡一觉,这就有很大的乐趣。那种不是用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实在和浮云一样呵。如果富贵真是一求就可到手的话,叫我给人赶车我也干;如果强求也未必到手的话,那就不如让我爱做什么做什么了。”

我的感悟:孔子一直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并不顺利,其中各种心酸滋味都有体会,加上自己对文化教育更是喜欢,不管任何情况都在坚持,所以感悟更多。不再强求那些难求之事,只做自己能做且擅长的事情,倒也惬意。

摘抄: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最反对主观自是。他说要根绝四种东西:一是捕风捉影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死死的;三是固执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观的“我”看得太大,处处放在第一位。

“有些人他什么也不知道就去动笔创作,我不是这个样子的。多打听打听,选择那最好的;多见识见识,记住那最重要的。不必忙着叫人认为像知道一切的样子!”

这段话带给我的提醒是:做人做事要稳,多听、多看、多反思,不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偏听偏信,要善于听取他人建设性意见,从不同角度提高自己的思维视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这个人,在历史上有辉煌灿烂的时刻,被奉若珍宝,也有被打倒被批判的时候,被弃若敝履,毁誉不一,历史上如此在高峰低...
    coconut123阅读 4,932评论 0 16
  • 孔子是中国至今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师和教育家,但是其实他祖先的身份也非同寻常,孔子的祖先原是送过的贵族,如果再往前溯说...
    小凡子星阅读 2,515评论 0 0
  •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困苦,不能进入官学进行正规学习,但他自幼深受母亲的教诲,为学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
    紫曦陌离阅读 5,427评论 0 1
  • 好词:厉史 悠久 丰富 文化 宝藏 郊外 迎接 打扫 干净 依旧 礼节 ...
    f9e1fad06a1d阅读 3,449评论 0 1
  • 《孔子和徒弟吹牛皮的故事》【一】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
    思明_Tuso阅读 5,501评论 14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