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不是破坏者,而是受害者
文/小希
当我们遭遇问题学生时,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怎么会教育不好孩子呢?
事实上,我们许多教师最害怕问题学生,说起问题,学生都是苦不堪言,叫苦连天。这本身带着对问题学生的不待见,自己首先站在问题学生的对立面,教育起来当然没有效果。
当我们与问题学生遭遇时,我们可以走进他们内心,感知他们的痛苦,体味他们的艰难,然后和他们一起面对,一起超越。这样才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平时我们对待问题学生,也许是这样的,批评批评不停的被评,处分不停的处分,叫家长不停的叫家长,惩罚不停的惩罚……我们无法感知问题学生的痛苦,我们不在乎他们的艰难,我们除了批评指责,什么也没有给他们,什么具体的帮助也没有。
最近班里有个学生,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问题,通过孩子写的周记,我发现她整个人的思想比较矛盾,消极的想法比较多。虽然没有批评他,只是给他指明了自己的问题,让他专心于学习,不要想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要把不重要的想法抛弃。但是,事实上,我并没有给孩子任何帮助,因为心理问题的处理我个人也不是太擅长,不敢随意给孩子指导。
但是我做的并不好,我不能因为没有办法,就不管孩子,虽然有几次周记的交流,也有和他面对面交流,但是都只是匆匆几句,并没有深入的交流。他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解决,我们应该深入的谈一谈。
那么我为什么没有和他深入的谈呢?前天还批评了他,原因是他不上课间操,一个人呆在教室,扣了班级的量化分。我把他训了一顿,他低头不语。想说什么欲言又止,而我也没有给他机会。是把他当成了纪律的破坏者,是首先带了情绪批评他。这其实是不对的,也许孩子是受害者,他需要我切实的帮助,而我却只顾批评。
老师喜欢批评学生,喜欢高高在上的姿态,尤其是对问题学生不屑一顾,总是以为,你犯了错误,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总是抱怨,你扣了班级分,还要我理解你,帮助你?
但是真的只有批评吗?问题学生才真的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帮助,问题学生本身就不容易打开心扉,如果我们一味地批评,问题学生更加不会与你交流,他们一个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孤单寂寞,无人问津!
我希望我能摆脱对问题学生的成见,我希望我能牢记这句话:问题学生不是破坏者,而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