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大学时,隔壁宿舍的小A是个标准的美女,丹凤眼,高鼻梁,肤白腿长,虽然据说家境普通,但是穿着很讲究,从来没有像我们一样随便在淘宝上买爆款的衣服穿。
她为人很随和,跟谁说话都是笑眯眯的,细声细语。作为一个大美女,小A从来没有自视甚高的样子,学习非常努力,上自习比大家还积极,因此每年都拿奖学金,是老师们都喜欢的乖学生。
虽然长得漂亮,但她平时做事非常低调,没有像很多野心勃勃的人一样竞选各种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她只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个性,参加了很多社团,舞蹈协会、摄影协会、戏剧社等。她的好性格和外在条件让她在这些兴趣社团里展露头角,使她得以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文艺演出和表演,还有摄影作品获奖。
这么优秀的小A当然不缺乏追求者,追她的男孩子从系里到系外大家知道的就有四五个,都是很优秀的男生,包括当时的学生会主席。不过小A似乎都没有同意,大学四年来和她一起出去玩一起吃饭的男生有几个,但是公开牵手的一个也没有。
在我们这个女生居多的专业里大二时就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谈起了恋爱,寝室楼下,教室里,操场上,花园里,成双成对的影子随处可见。唯有小A还是自顾自背着包拎着水杯天天去自习室或图书馆。像她这么优秀又出彩的女孩居然没有男朋友,我们都很好奇什么样的男孩能入得了她的法眼。
但是后来听她们寝室的人讲,其实每次有男生追小A,她也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她的做法是先想办法弄清楚这个男孩的家庭情况,包括父母工作等等。小A认识人很多,尤其是和很多班的班长团支书以及其他学生干部比较熟,要打听一些学生家庭信息并不难。然后她再打电话和爸爸妈妈讲,一条一条非常详细地告诉他们关于这个男孩方方面面的信息:学习怎样,有没有上进心,喜欢什么运动,长相如何,户籍所在,父母的工作,等等。接下来她还会很客观地跟父母讲她对这个人的感觉,让他们帮忙分析。
这个说法让我们听了目瞪口呆。十七八岁的年纪我们无法理解甚至非常鄙夷她的这种行为,在我们心里爱情是最纯洁最伟大的,不能有一点世俗物质熏染的。所以大家再看她那温和的微笑就觉得有点虚伪了。
而她并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柔和是她的外衣,她依然很受欢迎。大三开始她和很多同学一样加入了考研大军,每天定点出现在自习室或图书馆。暑假她自己花很多钱去北京她要报考的学校参加了考研辅导班,并且在那里认识了一些目标学校的学生和研究生学长。加上她自己的努力,后来她毫无悬念地考上了研究生。
2.
我的大学好友小雯英语非常好,作为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曾经多次在系里和校级的各种英语竞赛中获奖。标准的发音,广博的英语知识让我们这些过四级都很吃力的人非常敬佩。
她是真的喜欢英语,甚至是热爱。在我们都集体睡懒觉的时候,她会像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一样,早起在学校的花园里读英文或带着耳机听BBC和VOA。她结交了很多英语系的学生,经常在我们没有课的时候去英语系蹭课,有几个老师还认识了她,很喜欢她。周末的晚上她有时会坐几站公交车去附近的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参加免费的英语沙龙,那里经常会有外教的,她说。
小雯还是个活跃分子,组织了我们系的英语角,有时也会请英语系的学生过来和我们做分享,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
可是后来有段时间我发现她沉寂了好多,也没有出现在英语角上。找她聊天问起,她竟忽然跟我说她不想学英语了,还是赶紧学好专业课,准备大四考研最重要。这个解释在我听来很牵强。
约她见面时看到她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消沉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那种蓬勃的热情和兴奋的光芒。我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刚开口眼圈就红了。
原来前段时间学校里安排各院系推荐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英语演讲比赛的海选,她们系里有两个名额。她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自己毫无疑问应该能得到这个机会的。大家包括辅导员老师都知道她此前在几次英语演讲比赛中表现不错,都获过奖。而我们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有这个事情的,对于英语不感兴趣也就自动屏蔽了这种相关的消息。
她们系的推荐名单报上去了,一个是大三的学姐,而她们年级里辅导员推荐的竟是另外一个女生小B。她认识小B,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很多公共课都一起上,又住在同一层女生公寓,也算熟悉。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觉得不公平,因为小B虽然很喜欢英语,英语课成绩不错,也参加过一些比赛,但是成绩并不如她。差别只是小B担任了一些班内职务和学生会职务,跟辅导员关系非常好。
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根本没有回报,还不如一些人投机取巧来得容易,忽然对英语由喜欢转为无所谓了。这成了一个让她很伤心的事情。
小B在海选比赛中表现平平,没有进入下一步的比赛,也在意料之中。而对于小B为什么能受到辅导员的大力推荐,其实原因也没有小雯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听一个跟小B一起在学生会工作的同学说,小B做事情非常细心认真,辅导员交代的任务总是很出色地完成,而且特别会照顾人。辅导员当时也只是个三十岁不到尚未结婚的女孩子,她像刚刚工作的我们一样,习惯晚睡晚起,每天早上来不及吃早餐就往学校赶。小B听说后,就从学校餐厅里买好早餐,八点之前放到辅导员办公室的桌子上,用文件袋盖起来。除了特殊情况她每个工作日都会帮她买早餐,这一做就是两三年。作为学校里掌握很多资源的辅导员,肯定特别感激,给她一些额外照顾和机会,虽然对其他同学来说是有一点不公平,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3.
后来的后来,小A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取了北大的博士,她的老公是研究生同学,据说是家里资产颇丰的一个小土豪。小B呢,没有考研,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大型外企做市场营销,她开朗的性格和圆融地做事风格使得她在公司里做得顺风顺水。
大家聊起来虽然很多羡慕,但是依然不认同她们达到目的的方式。那个时候还不太流行说“心机女”、“心机婊”这样的词语,大部分人只是看不惯这种太现实甚至“别有用心”的处事方法,这是青春年少的我们很少见到也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行为。
但是步入社会多年后再回想这些过往,一切都变得非常清晰明了。也明白这些不仅仅是“心机”那么简单。小A小小的年纪已经能很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能不受外界的干扰,一直向自己设定的方向努力,真的很难得。小B呢,做事认真靠谱,成绩也不错,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而帮老师带早餐,虽然大家说她讨好老师,但是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能坚持两三年那么久也不仅仅是投机取巧那么简单了。
所以是不是“心机女”更好运呢?我认为很多心机只是比别人多用了一些心思,多付出了很多努力,而这些,本身就会带来回报的。心机其实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愿我们不再被别人的看法左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并且适合自己的,用心用力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