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7.19小暑十三日/永遇乐·虎门销烟林则徐  //小暑·夏景·夏意(十三)

      题记:粤海惊涛,荡裂大荒,虎门一炬,亮照天苍。烟焚毒土,山河溅泪,鼎沸民魂,日月生光。玉碎君前,为真国士,冰悬塞外,苍莽穹疆。孤臣血化,沧溟飞雨,犹作春雷,万里情长。

永遇乐·虎门销烟林则徐 

      怒海鸣鼙,虎门云裂,烟锁南粤。万槊横潮,千霆沸鼎,烈焰焚天彻。珠池化碧,沧溟溅血,一炬尽销妖物。看貔貅、长驱毒雾,断鸿泣落残月。 

      夷舟浪卷,边关烽起,忍见玉冠摧折?谪戍天山,渠开大漠,生死轻如雪。图存四域,眸醒寰宇,肝胆乾坤清绝,到而今、虹桥贯日,怒涛未歇!


      烈焰与寒冰:林则徐的双面人生

      虎门滩头那一场持续二十三天的烈焰,烧毁了二万余箱乌黑的鸦片,却点燃了一个民族沉睡的尊严。林则徐立于浓烟蔽日处,身影被火光投射在历史的长幕上,一半是焚尽毒物的决绝,一半已是谪戍边陲的寒影。

      他深知此炬乃不祥之火。当白烟蔽日、黑渣沉海之时,林则徐早预见“此一起波澜,海疆恐无宁日”。然其笔下奏章字字如铁:“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烈火映照下的刚毅面容,何尝不是对王朝将倾的悲壮祭奠?

      销烟池中沸腾的岂止石灰与盐水?那是山河泪、黎民恨在鼎沸。当万民聚观烟膏化为浊流,当“洋商皆脱帽致敬”的记载散落于西洋报纸,这场烈焰已超越了禁毒本身——它焚毁的是天朝上国的虚妄迷梦,煅炼出近代中国第一根不屈的脊梁。

      然而烈焰终将冷却。当英舰的炮火撕裂珠江口,道光帝的朱笔落下,林则徐便成了玉门关外的风雪夜归人。谪戍伊犁三年,他踏遍天山南北,修水渠、垦荒田,在冰封大地上继续书写孤臣的担当。寒冰不曾冻僵他的肝胆,反将销烟的星火淬炼成更坚韧的光芒。在茫茫戈壁上,他译编《四洲志》,把世界的轮廓刻进封闭帝国的版图。

      虎门那场大火与伊犁的寒冰,共同浇筑了林则徐的双面人生。烈火彰显其勇,寒冰见证其韧;烈焰焚毁屈辱,寒冰滋养新生。当今日虎门大桥如长虹卧波,万吨巨轮鸣笛驶过当年销烟的海面,我们终能读懂那冰火交融中铸就的启示:真正的民族魂,既能于烈焰中挺立如松,亦可在寒冰下蜿蜒若水。

      烈焰焚毒,寒冰砺志——林则徐在虎门与伊犁之间划出的那道生命弧线,至今仍在叩击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命门。

                2025.07.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