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
5.8 孟武伯问:“子路的品行到达了仁的境界吗?” 孔子说:“不知道。” 又问。孔子说:“子路可以治理好一个大国,但不知他仁否。” “冉求怎样?”孔子说:“冉求可以治理好一县,但不知他仁否。” “公西赤怎样?”孔子说:“公西赤可以当外交官,但不知他仁否。”
5.9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 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不如啊!我们俩都不如他啊。”
5.10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像朽木一样无法雕琢,像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你怎样?” 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没做才行。就是因为宰予,我才改了过来。”
不知其仁:改变自己评价他人的方式!
读《论语》时你会发现,除了颜回,孔子说起自己的学生时,经常会说到“不知其仁”,但孔子却能快速且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学生适合做什么。千万不要以为“不知其仁”就是孔子在说他们“不仁”。之前我们说过,“仁”是内心平和喜悦的状态,孔子没有能看透别人内心的自信,所以才不会轻易下判断。而能准确说出学生是块什么材料,这恰恰又是孔子知人善用的表现。生活中,我们应当减少对他人道德层面的评价,而是多看到他人具体的能力,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客观、理性,也更易与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