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座山,又不像是那座山了。
36年过去,它和我们一样,也变了。
能不变吗,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就连当年那些,十八九岁的姑娘,小伙子,如今都通通上了五十,人生,已然过去了大半。
可让我们梦魂牵饶的五号山,以及青春记忆,还屹立在心头,永不磨灭。
当年我们,刚刚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大千世界,彼此在这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中相遇,在这座石棉山上,共同度过,一年时光,集体生活的帷幕,就此拉开。
因了这段经历,我们的人生,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
当年一起工作过的,有一百多人,过了三十多年,偶尔联系的,也就十多个了。
计划中的两个,一个出行一个临时有事,最后成行时,只有七人。
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心向神往的旅程。
听说上山路,修的很好,两位男士,一个是黑色的大奔,一个是白色的奥迪,足够了,都是德系车,马力十足。
按事先讲好的,五个女子,半夜起床,在家中各个做了吃的。
黑眼睛的琴,最辛苦,炸了松软的油饼,压了糯糯的粽糕,烙了软软的煎饼,凉拌豆腐皮,还带一只烤鸭。妆容精致的梅,新炒的面辣子,黄亮黄亮的烫面油饼子,一个个摊开,把面辣子抹匀,卷好,依次递入手中。面若桃花的莲,炸的油饼又稣又香,口感极好,还带了大大的梨,看着好看,却没处吃了。有一对甜甜酒窝,梳着松松辫子的玉,又是小黄瓜,又是西红柿,还带了新鲜的桃子。我呢,用少许胡麻油,抹在锅底,分别放入长豆豆,茄子,长的绿辣子,再加入水,用蒜末,香油,芥末,食盐,水塔醋,拌了素淡凉菜,两位男士,又带了新鲜的敦煌西瓜,保温桶。
热热的水,满眼的菜,水果,家常而亲切,有说有笑,在阿克塞地界,在阿尔金山的腹部,追忆当年,笑谈过往。
多少知心的话,压在心底,今天一吐为快;多少未知的趣事,从各人口中,拼凑出原本的模样。
这些当年的同事,今日家中的主力,白发,已然从鬓角冒出,淡淡的纹路,也爬上脸颊,可心啊,在这一刻,却变得那么年轻,善感。
二
早早的起来,6点半,我们从约定的地点,集中出发,向西,出敦煌城,向以前的县石棉矿进发。它所在地,位于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红柳沟。这一天天晴气朗,半夏时分,正好出行。
两辆车中,一团笑语喧哗,青春的往事,一件件提起,这些年的道路,都不容易。那时我们年轻,无知,我们善良,热情。男子有使不完的劲儿,女子,咯咯的笑声在山中回响。我们躲在大石头下,听埋伏的炸药燃爆,炸裂声开天辟地,飞起的粉尘,如烟似雾,滚滚的山石,直奔而下。等完全安静下来,站成一排,用铁锨,刮下一层层棉,向下,向下,争先恐后,涌动中向前。
当年工作的场景,记忆犹新;当年干净的心田,绿意浓浓。当年的劳动热情高万丈,当年涌动的青春之花别样红。
大山见证了我们的足迹,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在山与山之间,在低矮的石头房子中,我们工作之余,有的纳鞋底,有的看书,有的弹琴,有的唱歌。录音机里,反复滚动的流行歌曲《张帝问答》,邓丽君的《茉莉花》,《甜蜜蜜》,张振富和耿莲凤的男女对唱《敖包相会》,以及其他的美好曲目,动人心意。
谁说我们的文化生活单调了,不,一点儿也不,我们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玩耍,各自心花怒放的过日子。
淙淙的山泉之水,流经我们门前的小小水沟,肥肥的旱獭,在山上旁若无人地转悠,觅食,不知名的小花,开遍山坡。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红色的,争奇斗艳,次第铺排,夹杂其中的大耳朵叶子,和小巧的草,绿到出油。
白云和蓝天,一尘不染,大山护佑,我们独立存在。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你有你的特点,我有我的智谋,心地干净,帅气漂亮,掩不住的青春,像一束束鲜艳的花,挡不住的倾慕,滋生于心,头顶的天,干干净净,脚下的土地,有石头和土的参杂,硬气而略有不平。
我们一天天,在劳动中结下友谊,在互相帮助中,在晨昏时观察对方。我们的心,如一张白纸,用想象的彩笔,画下蓝图。我们为人生是不是只为钱而争执不休,我们为高高山上,压力锅压出的面条是否劲道理论,坡子上撒下劳动的汗水,房前屋后留下靓丽的身影。
我们藏身在十万大山之中,从各自的家中走来,为了生活,我们自知已长大成人,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养家糊口义不容辞。那时衣服很少,但我们洗的干净,那时文化生活没有现在丰富,但我们十分珍惜,眼前所有。
还记得,跟上憨厚的徐师傅,学习双手揉馒头的帮厨;还记得,从雪后的半山腰中,一个脚窝一个脚窝,小心地踏过,还记得山花盛开时的大美景致,还记着暮色四合时燃起的灯火。
戴着厚厚的口罩上山,只为防止吸入粉尘,与身体不利,工作服小心的叠起,只为明天照常使用。
我们在山里洼里,一天天的,寻觅,期盼,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我们等到发了工资,带回家里,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们尝试,我们犹豫,巨大的未知,让我们一度恐惧,可偶然的收获,又让我们满腔喜气。我们庆幸走进生命的这一拨人,在最美的年华,在最漂亮的时候,相遇,相知,相惜,这浓厚的情谊,胜过千言万语,这贵重的情愫,每每想起,由表及里。
三
看着当年的大山,已被后来的开采者们,翻过一遍,模样已改,不是从前。一旁是巨大的石头堆积,一旁是细细的粉末堆起。以前,我们从下点向山上,经过的路已被堵死,当年顺着山涧的那一个小溪,已经断流。
山上的草丛中,还有当年的花朵,山顶上的白云,伸手可摘,就在我们的山后,那一座雪山,终年不化,照耀天地。我们站在五号山前,我们站在筛子下面,我们在陈旧的土墙边逗留,沉默良久,做青春的祭奠,我们在大山的皱褶中,辨识从前。
我们在半夏进山,我们在中年相聚,重走当年路,同上五号山,对我们来讲,是这般珍贵,这一次出行,蕴含着别样的意义,当年的伙伴,如今的朋友,愿你走出半生,归来还是少年。
红柳沟是哈萨克的地面,五号山,你是众多山中的一座,这一个独立的存在,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它和我们的青春作伴,是美好年华的又一展现。
当年,我们坐着敞篷车,从不平的石子路上,来到下点,开始肩背身拉地上山,海拔增高,我们耳朵鼓胀。今天,我们好车开进,马力十足。
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真的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路边的一束小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干渴的地面上独自盛开,没有叶子,全是金色花朵,茎是细细的绿色,分支,交叉,并不复杂。我赶紧拿了农夫山泉的瓶子,然后连根拔起,装下,让它吸收到充足水分,当然也有私心,带它回家。还有大大的红柳丛,红艳艳的花,迎风洒脱。
我们在山中转悠,我们在半山来回,没有看到熟悉的旱獭,只有灰色的茵陈,颗颗独立,每个人都使劲,拔了一些,我还拾了炸下的山石,有亮亮的白灰黄相间的石头,和黑色和焦黄的断面石头,我小心地装进我的包包,让他成为我此次前来的佐证。
若干年过去,生活发生了太大变化,我们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大山沉默,不卑不亢。默默的承受,挖掘、爆破带来的伤害,把内存的宝藏奉献。
我们还邂逅了两峰,正在脱毛的骆驼,它们目光和顺,有一口没一口的吃草。健壮的黑色马儿,各自溜达。一群绵羊在山下聚集,飞鸟不见,只有晴天丽日伴我们一起,领略山风经过的地方。
用大半天时间,在路上,山中度过,如梦如幻。如今我们这些人年过半百,生命的蕴藏丰富,人生的道路通达,选在父亲节这样的日子,重走当年路,共叙别后情,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朋友们,愿我们珍惜眼前所有,愿我们彼此多多关心,一如既往。夕阳路上,相互搀扶;老去时光,彼此鼓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昨天的努力,是为了今天的好日子,无悔的青春逝去,心甘情愿,慢慢老去。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谨以此,献给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