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群里恩师发了一个链接,大概是期末考试的到来与寒假是孩子自杀率比较高的时期,意在让我们惊醒或者更大的启发吧,但我简单的看了前半截之后,就觉得,这些文章和数据貌似都很对,很有道理,可他却是个负能量的文章,甚至觉得不应转发的文章。一旦我们对他的内容造成认同,就觉得孩子的压力大,家长的情绪大,焦虑无奈他们就只能自杀,一条线一样顺利成章。总觉得我们不应该只是一生叹息或者对逝者的哀叹,更不是转发这些,我认为要努力的去探讨一下背后的原因。
孩子自杀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焦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真的跟分数有关系吗?在我看来分数也是来配合我们的道具,教育制度更是在背黑锅,而我们却会放大无数倍甚至觉得是政府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绝不会是单纯存在的。当他认同了“生命=学业”时,就会觉得一了百了吧。若我们能告诉孩子,学习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绩只是对这部分学习的考核,没有其他了,只是看你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已,说明不了什么更决定不了什么。而我们往往会加以“延伸”,成绩不好,说明你没努力,你就考不了好的初中高中,你就考不上什么大学,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你未来怎么办?我们把未来的担忧活成了当下,甚至信以为真,这时父母把“成绩=未来”,而孩子也认同了父母的理念,我什么都不是,破罐子破摔吧。当他们还没有生存、生活、生命的价值观存在时,默认了这一切都是生存,而他们认为“生存=生命”。当报道中一个小学生因为老师的排位顺序而起情绪,直接跳楼时,他就把位置的重要性等同与活着,当情绪起来时,他这个座位就是全部,他也一定赋予了这个座位更多的意义,比如公平、尊重等,这些一定是他内在隐藏的种子,姻缘和合就引爆了,此时他认同了“不公平、不被尊重=生命或者是活着”。我们会说这些孩子为什么如此的脆弱呢,在我看来,他们连死都无所畏惧还有什么不能做成功的呢?只是他们认同了当时的感受。
我们也会把这些归罪于父母,父母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理念呢?父母的焦虑又来自于哪里呢?我想应该是生活的经验或者父辈们的祖传秘方吧。在他们的内部也有无数的种子,比如不够优秀、不够努力、被瞧不起等等,当他们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甚至没有意识的就触碰了他们内在的那些种子,批评别人总比扇自己的脸更容易些吧,所以父母最容易把自己的种子“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出现了父母的所谓的焦虑和都是对你们好的借口,因为此时父母也认同了成绩单是引起他们焦虑的原因。
我不认同说“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那父母的问题又是谁的问题,我们要追究到什么时候?我更不认同说“告诉家长看到成绩单的时候不要怎么怎么做、要怎么怎么做”,可惜人不同机器,你给他调整到那个频道他就在那个频道上?他的情绪、感受对他来说更是实实在在的。也有人说“控制住情绪”,我想若是压抑一下就消失了的话他不符合能量守恒啊。不如看到我们内在的种子,让这些如影随形的泡影一个个的识破,不跟随、不认同,做一个平和的、喜悦的、荣辱不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