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过了三十五岁大概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
而我在三十六岁那一年最喜欢的事情是一个人看电影。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没有人认识我,看到让我感动的剧情,我可以尽情地哭,看到让我欢喜的某个点,我也会放纵大笑。我会关掉手机,所以,不用担心这不到二个小时的时间里,会有陌生的来电或者客户的信息。
三十七岁那一年最喜欢的事情是一个人走湖。我可以戴着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完全不理周围的环境,在长长的秦淮河边漫无目的地走着。偶尔看到一处喜欢的风景会停下来发一会呆走一会神。日子就这样在无数个云淡风清里慢慢过着。
想想在我三十五岁以前的生活,每天几乎有十几个小时都是对着电脑的显示屏度过的。每天紧张忙碌地过着今天的同时还要想着明天的生活该怎么过。
我没有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担心自己工作的疏忽被客户不认可,担心自己稍微比别人慢一步,就会被这个社会抛弃,我害怕父母会对我失望,害怕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喜欢的人会因此离开。我不敢有一刻放松自己,每天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成熟稳重的成年人。
有时候,我也挺好奇的,那些成年人看起来真的好奇怪,他们每个人看上云都坚强的像一个斗士,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无法将他们击倒。而作为成年人的我,有时候却脆弱的像个小孩,常常躲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里,把所有的不堪和负能量都消化掉。那段时间,我很喜欢黑夜。
我曾和一个朋友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们以前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适应身边的人和环境上,我们都认为赚钱是生活的一切,只有钱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我们没日没夜拼命的去赚钱,我们忘记了身体也需要休息,更忘记了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后来的一场车祸里,我休息了半个月没有工作,在紧张的忙碌中忽然间有了一个可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渐渐想明白了,幸福从来不是以牺牲自我为前提的,只有你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你才会幸福。
于是,我开始想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不用再和别人合租,不用考虑到半夜回家会不会吵到别人休息;不用担心在不开心的时候拎几瓶啤酒回去,隔壁租客异样的眼神;不必害怕因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失声痛哭而遭到隔壁人的嘲笑。
如果有一个自己的家,在那个空间里我可以想做什么就做这什么,因为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不是别人的女儿,不是别人的母亲,不是在厂家与客户这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屌丝,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我,不是那个被爱情抛弃的人,我可以放下所有,尽情的做我自己。
其实,这些年一直在外,对于孩子和父母的陪伴比较少,很多人都觉得我很自私,但是我有我自己的道理。
在我们从小的教育里,如果一件事情你总是说我觉得,我认为这几个词,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太自我。于是,我们都尽量学着去避免类似的用词,不让自己变成一个很自我的人,好像这样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人。
在这个不得不把焦虑留给白发,把眼泪留给深夜的社会里,我们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少的可怜,所以,我们应该要学着把我还给我,把时间留给自己。
记得刚认识w的那段时间,ta经常跟我说:下了班,没有地方可去,不想回家。没认识你之前,我都会在地铁站或者某个安静一点的地方坐很久才会回家。
这个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太多了,压力也太重了,我们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真的觉得上厕所的那会功夫真的是很轻松的,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那里享受只属于自己的那几分钟,那一刻你可以不必是任何角色。
不必害怕,不必彷徨,你没有在逃避你该有的责任,在这段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你可以处理好你内心所有不安的情绪,安放好你所有的焦虑和迷茫,然后用我们最大的热情再次拥抱整个世界。
我一直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喜欢一个人躲在一处僻静的角落里看书。因此,有一些比较关心我的朋友会老问我:你一个人会不会觉得太孤独了?
难道,在她们心里,热闹就等于快乐吗?读书也不并代表孤独,她们不知道书中有我们所有想要的一切:喜悦、喧嚣、安静、沮丧、幸福、挫败、荣誉、光环。
我们终于要学会在独处的时光里自己好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