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物品的时候,我们会觉着喜欢,买;那个便宜,买;别人有我也得有,买;这个用起来给生活带来方便,买.......
经过不断地买买买,时间一长,我们也在逐步地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因为物品多且杂,我们无法从中把它显现出来,也不知道该如何把它显现出来,只好维持现状。
被维持现状的物品,有些被使用着、有些被其他物品掩盖而被遗忘、有些一回到这个家就被蒙上了灰......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后来我们通过学习了断舍离,把物品分类,先分离出了日常必需的、想要的和保值的三大类,然后再把前两类做细分,日常必用的、可以用但不用的、损坏用不了的。
毫不犹豫地把损坏用不了的舍弃掉,留下日常必用的,可以用但不用的用三标准来做断舍离。这三个标准分别是现在、我需要的和七五一法则。
有了标准后,把物品拿在自己手里,你学会了停下来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吗?我真的能有效使用好这件物品吗?
经过了漫长的重复的挑选,我们最终留下来自己需要合适和舒服的物品,也更加知道了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营造了清爽的空间、经过精心挑选而留下来的物品也必将陪我们度过一段时间。
留下来的物品都是被我们内心接纳了这件物品,并且会和它签订终身契约,因为我们会把它爱惜使用到它的最后一刻。
把物品用到最后的坚持,中间既帮我们省了不少花时间和金钱去重新找新的物品替代,且也养成了我们珍爱物品的习惯,不会随随便便买更多同样,有自己的要求,也有自己的执着。
有人会觉得把物品使用烂了后才舍弃,是一种穷人的思维。
我们和物品相处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不得不使用。因为物资缺乏,又没有能力买新的好的,只能把原有的物品用到坏,然后补一补继续使用,维持日常需求,直到真的不能用了为止。
第二重,我随意支配。生活好了起来,有更多的物品选择,我想买就买,怎么用我说了算,就算买了不用也没有问题。坏了就扔,坏了就买新的,怎么开心怎么意愿怎么来。
第三重,与物品和谐相处。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现在的我需要它,它也很合适我,我们可以和谐相处,我会把它用到最后一刻。
与物品的三重境界,就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样,最后我们都是要回归到与物品和谐相处的情况。它为我提供生活中的一些便利,我使用它来还原它原本的能力。
我们在拥有它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与他到了第三重境界,和物品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你陪我一段时间,我陪你完结,这也是一种终身契约。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