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俞敏洪: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说到俞敏洪的名字,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作为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他绝对是在教育界、也是在国内外都非常出名的也了不起的一个人。不过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前几天的一场直播中,他告诉大家他将要退休,而且还说自己对做企业并没有什么兴趣,如果有的话,新东方一定会比现在做的更大。他说话的一贯风格,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年来,他没少说一些让人震惊的话,什么“中国的大学教育还处于失败阶段”、“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的堕落”这些话都是出自他口。最近,他在直播间中更是吼出了一句:我国中小学现在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书!引发网友激烈讨论,下面我来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调查范围问题。
“一群”这个词概念模糊,到底调查的范围有多大?人数有多少?调查对象是一线城市,还是说18线城市的乡村?另外不读书的人所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少?“一群”概念太模糊,不能够清楚的表达。当一件事情在公众场合表述时,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范围和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不可以作为参考的。
第二、我们来聊一下读书的问题,我从4个维度来和大家分析。
1. 书的内容问题
他说的不读书,指的是教辅书籍还是课外书籍的问题?如果一个教师连教辅书籍不都不读,那如何在专业领域内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大量的教辅书等学习对于教师专业领域内的深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不读教辅书是不可能的。其二。如果说的是课外书籍,如果一个老师不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如何在课堂和课外给学生树立前进的榜样。所以历史类,经济类,文化类和哲学类的书籍,肯定在课外中有所涉猎。
2. 书的数量问题
不读书,指的是读书数量为零,还是说一年读几本,或者一个月读几本,或者说一周读几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可能教师平时忙于教学,读书的课外书籍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一本不读是不可能的。一个月两本三本或者一年几十本书,我觉得还是有的,以自己为例,我基本上一周保持读一本书的习惯,如果书的难度较大,会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如哲学类,历史类,可能要费一些心思。如果是个人成长类,可能读起来要相对快一些。没有量的积累哪来质得提升。
3. 读书的效果
读完书以后你的收获有多少?是否有读书笔记的输出?或者读后感,或者说和一些人进行交流分享。如果是专业类书籍,有多少用在教学上。同时读完书以后可能很多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忘记了,但是读书对你的语言思维,格局,视野和价值观的影响,最近会最终会进入你的骨髓,血液成为你生活和行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这种对学生间接的影响也是无形的价值。
4. 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读书的获益者,所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同时,平时忙于工作和生活,没有大量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旅行,所以读书是我们看世界的路。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吗,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作为老师,在思想上首先要力作学生的引领者。
第三、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教书贵在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教书只是手段。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想说的是,唤醒一个灵魂应该是用教师丰富而又具有质感的灵魂才能够影响到另外一个灵魂。
所以这句话俞老师表达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不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作为教师,我们还是要以身作则,多读书,读好书,用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去影响和点燃学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