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读后感
一直以来关注有关犹太民族的电影,曾经看过《辛德勒名单》《佩拉斯卡》《钢琴家》,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被屠杀、逃命的镜头,触目惊心。为什么纳粹想要灭绝这个种族,犹太民族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一次,听到了克鲁迪亚钢琴家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被音乐中包含的激情和磅礴的气势所震撼。知道了这是电影《出埃及记》的主题曲,于是又找来这部电影观看。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主演保罗·纽曼将阿里•本•迦南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饱满。我想找小说原著来看,几经周折终于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出埃及记》。学期中,两个月的借书期限到了的时候,才看了几页;再续借,假期里时间多,用一个星期就看完了这本书。每一章每一页每一段都很精彩,引人入胜,我读得废寝忘食,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和为人物命运揪心的感受,交错出现。
“出埃及记”这个内容最早是《圣经》中的重要一卷,讲摩西带领犹太子民抵抗法老王的屠戮,从埃及出逃到西奈。这部小说《出埃及记》,借这一典故,介绍二战结束后,那些从纳粹手下逃生的犹太难民,从英国托管的难民营回到自己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区,重建以色列这个国家的传奇经历。作者里昂•尤里斯就是犹太人,亲身经历了二战,“为了收集《出埃及记》的素材,我的足迹覆盖了约五万英里的行程”,拜访过的人、阅读过的资料不计其数。这部巨著的内容,几乎都是由真实事件组成的。
全书一共五章,将近600页,作者将现实和历史两条线交替来写:第一章《越过约旦河》,讲主人公阿里•本•迦南带领难民船“出埃及号”逃出英国殖民地塞浦路斯,回到巴勒斯坦。第二章《我们的土地》,描写以阿里的父亲和叔叔为代表的早期犹太人移民,回到巴勒斯坦,带来重建的信仰,在这里艰难垦荒,建设集体农庄的经历。第三章《以牙还牙》,写在托管国英国和阿拉伯民族的双重包围中,以阿里为代表的青年团建设家园的经历。第四章《再现辉煌》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以阿里父亲巴拉克为代表的犹太政治家们,在联合国举行的阿以分治投票中,竭尽全力取得犹太人自治,并成立以色列国的辉煌经历。那是1948年,仅比新中国诞生早一年。另一条线索是阿里带领帕尔马赫(犹太人防卫军),从阿拉伯七国联军的围困中,艰难保卫国土的战斗故事。第五章《雄鹰展翅》,讲的是散落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潮水般回到以色列;阿里带领他的部队在内盖夫沙漠开拓居住区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不会再对巴勒斯坦这个地区和国家感到混乱;也稍微了解这个民族的苦难历史。故事脉络、人物形象,渐渐清晰起来。阿里、基蒂、凯伦、杜夫,每个人都经历曲折,他们被民族命运所推动,产生交汇,谱写出一曲悲壮的颂歌。
阿里是犹太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果敢坚毅,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勇气。事例很多,开场“出埃及号”非法移民船成功到达巴勒斯坦,就是他的杰作:他改造了一个英军废弃的兵营,伪造出一个逼真的英军运输连,然后堂而皇之到难民营里接走了300个犹太青少年,来到“出埃及号”上。遭到英军阻拦后,他先是和同情犹太人的美国记者联系好,第一时间在报纸上报道此次事件,然后威胁英国当局,船上有大批炸药,如果英军强行登船,他将引爆炸药。最终他们以绝食抗议换来了通行证。回到巴勒斯坦,他从英国军人马尔科姆那里学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突破叙利亚防线,打破约旦包围,救出农庄孩子,救出被困在监狱、即将被执行绞刑的叔叔(犹太人恐怖组织马加比军首领)……
阿里不苟言笑、面无表情,以冷酷著称,他手下的部队被称为“内盖夫屠夫”。他的性格与这个民族的苦难经历息息相关。少年时代,父亲巴拉克让他一个人去阿拉伯磨坊磨面。第一次粮食被阿拉伯人抢走,阿里被打得鼻青脸肿回来。父亲说:
“我忽视了对你的一些教育。”
父亲把一根赶牛的皮鞭交给他,教他如何目测距离、瞄准、甩鞭。直至阿里能挥洒自如。第二次阿里再去磨面,用这条鞭子,将欺负他的人打得皮开肉绽。那时阿里十四岁。因此,当他后来目睹自己的女友达夫娜惨遭阿拉伯人虐杀,他只是消失了几个小时,回来后就是更加沉默。
“阿里承受这个悲剧的方式,不是冲动去以暴制暴,而是以更强的决心去保护这块土地。”
基蒂代表的是同情犹太民族的那个群体。她是美国护士,因为丧夫丧女,离开美国,在塞浦路斯的难民营,遇到了凯伦。凯伦的可爱聪慧,给了她精神上的慰藉。基蒂想收养凯伦,带她到美国去生活。就这样,基蒂和凯伦,和阿里,和犹太民族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前三章的叙述,大都以她的视角来引出,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人物。她和阿里的坎坷情感,伴随着犹太移民的悲欢离合而起起伏伏,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千年前,罗马人毁了犹太人为神所建的圣殿,把犹太人赶出耶路撒冷,从此犹太民族一直颠沛流离,经历着各种屈辱和虐杀。没有自己的祖国,就没有容身之处,也就没有坚强的后盾。阿里的理想,只是希望拥有一小片土地,当个农夫。忍耐毫无出路,抗争才能自我救赎。这对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
犹太民族信仰的犹太教,是不折不扣的一神教。崇拜其它神,无疑是叛教的行为。凯伦的父亲,就是因为不愿放弃信仰,才使得他妻子和孩子被盖世太保杀戮。在也门的犹太人,是最好的工匠和手工人,这使得阿訇对他们既爱又恨。在欧洲,犹太人种产生了很多杰出的人物,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泽、马克思,以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民族的聪明才智,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信仰,以及超出常人的智慧和才能,也许就是引来排挤甚至屠戮的原因。现如今,阿以冲突仍然持续发生,越演越烈,作为这本书的读者,对以色列充满了同情。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阅读这样的小说,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出埃及记,不仅是犹太民族走出困境的记录,对我们普通人,当命运进入低谷,陷入绝境时,也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奋斗精神,激励自己突出重围,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