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开始写作?而且写了这么久?我也想了好久,现在跟大家分享下我写作一路走来的五个阶段:
01 成长让人会上瘾
大学毕业,考研,组建家庭,工作,生宝宝,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平平淡淡,也许这本身就是生活的本样吧。
但有一天我生了一场大病,真的是鬼门关走了一圈,这里就不表了。要不得绕一大圈,回不到今天的主题了。
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决定把自己的身体好好锻炼,争取陪着家人一直一直走下去。
那时也不知道什么福格行为模型 B=MAP,也没有看过《微习惯》,就是因为深深的恐怖产生的强烈动机,让自己开始每天跑步,而且一上来就每天5km的很难达到的目标。
而我愣是就做到了,坚持了100天。给大家看个我的keep记录:前面用过一阵悦跑圈,keep从18年开始用,慢跑已经有1544km,基本每年会跑365km,有条件中签,会跑个半马。还带着宝宝,全家一起跑过杨凌马拉松。
这个是我第一个培养的好习惯。我很庆幸,第一个选择的习惯培养是运动。运动给我的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增强了自己的体质,让自己更加自信,最最重要的他是非常显性的,坚持去做了,自己的改变,精气神非常明显,自我效能感会很强。
所以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不知道培养哪个好习惯开始,可以试试运动。真的会慢慢开启螺旋上升的正向循环。
后面的我在运动稳定后,又开始了读英语,练吉他,阅读,练字,甚至读古诗等等的习惯。都是绝对坚持100天之后,再放任自流的,当然可以感知到歪楼的也不少,比如吉他呀,练字呀等等。
但想说的是,走的每一步走算,每一个100天的死磕,会让自己感受变得跟以前不一样。只不过那个习惯是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自己真正想要的就会一直做下去吧。
02 不要激我,我还不信了
写作是中间启动的一个习惯。记得应该是16年Scaler的成长会,当时Scalers给大家在QQ哪个地方开了个自留地,可以让我们随意写点心得啥的,说别看大家开始的第一个月都信誓旦旦,但他打赌,80%的人在后面的日子了,在激情退去后就会消失不见,这就是人性。
我当时想,什么跟什么啊,我从来不是那80%。
是的,我从来不是80%,我希望自己是那5%,甚至1%。及格很容易,优秀不容易,杰出更是凤毛麟角。但我从小到大都只是中不溜,无论任何事,这也是因为我对任何事都是“差不多”小姐,得过且过。我决定死磕。
那一年,我在Scalers的自留地写了一年,如果有篇文章有3个人看,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启动了我的最弱项——我的梦魇写作。
好多次,我都下不去笔,就写了“今日无事可叙”,那是我的公开的日记本。
(我现在尽然找不到链接了,要不真找几篇给大家读读,能把大家笑死。那也好意思叫写作?哈哈哈)
无论如何,一年走下来,我对自己写作有了一点点信心。
03 脸都不要了,就没什么可怕的——微信公众号100日日更
我的写作第二阶段在也不知道抽了哪阵风,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路向前,开始信誓旦旦的日更了起来。刚好当时怀二宝,在家日子比较多,就强迫自己每日有所输出。
挺痛苦的,肚子里也没货,还要往外倒,还要见人。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很焦虑。
可坑都挖好了,自己总得填吧。就硬填。真的不好意思,但还是挺不要脸的,害的大家,而且是我的朋友和同事看了我100天的破文章,直到我生产那天,因为是要剖,都是发完了当天推送,才跟老公去的医院。
04 开启简书写作
又过了好久,一次看彭小六简书一哥的名号,就对简书这个写作平台很好奇。自己没有继续在微信公众号更新也是考虑到,微信上朋友太多了,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影响的。
因此换到了简书这个平台上继续了。
写什么内容呢,还是跟微信当时一样,主要是自己走过的路,就写游记配一点照片。看过的书,写读书笔记,看过的电影就写影评,听过的课就分享听课笔记和心得。
当然写的更多的是反思日记,一般没上面内容的时候就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我自己抽出了一个固定模版:
【三只青蛙】
【今日小确幸】
【今日反思】
这个让我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有模版的好处,能够提笔就写。后面慢慢练习,基本上班地铁上就写完。
周末时间充裕就写点大的,读书笔记什么的。因为有了模版,它够简单,因此自己也没想到在简书上日更了五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