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前一阵子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这样的图片,一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爷爷在高铁上埋头工作,好像在设计什么图纸,他这么大年龄的时候仍然在奋斗在第一线。后来这位爷爷还在微博上火了一把,他就是七十八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那是什么让他仍对工作抱有如此大的热情?为什么他这么高龄仍然很喜欢他的工作?如果单纯因为收入高或者能收获名气?我觉得怕不会是这样,他们能长年累月对工作依然保持热情,更多的是内在的动机。并且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他们七八十岁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
第二个例子,一个十六岁的CEO在节目上直接开怼说现在成年人玩着王者农药,拿着死工资,盼着天上掉馅饼……虽然话不好听,但确实反应了一部分人的现状。
如果能找到毕生所爱的、愿意用毕生精力去努力的工作是多么的美好。那种“上班的心情比上坟都有沉重”感受你有吗?
那么理想中的工作什么样子呢?
理想中的工作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工作本身,它能够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它和你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相互促进的。只有这样,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才能从发自内心的有内在的动机去帮你去完成一些工作上的内容。
第二外部的环境,你的工作氛围一定是能够支持你去做很多尝试,甚至可以在资源上提供一些支持。你的工作内容一定是有一些挑战性,能够让你在不断的挑战当中,完成自己的各种突破。另外环境一定是有一些自主权,你可以在工作范围内做主。
那么如何找到理想当中的工作呢?
一种叫做做你所爱,你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你喜欢的也一定是你擅长的,那么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样你工作当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并且和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一起。但是这种状态真的是太难了,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工作,跟你想要的东西是完全吻合的,那么再看第二种。
第二种叫做爱你所做,就是你要喜欢你当前的工作。然后尽可能的把工作内容和你的兴趣点进行融合。
在天天25小时这本书当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 果 你 对 一 件 事 爱 到 极 致, 你 就 会 在 一 个 可 以 灵 活 地 向 你 的 天 赋 敞 开 大 门 的 组 织 找 到 工 作, 然 后 就 能 找 到 方 法, 在 这 份 工 作 当 中 炮 制 你 梦 想 的 工 作。
你 可 以 以 一 万 种 方 式 来 改 变 你 的 工 作 内 容 和 工 作 条 件, 使 之 接 近 你 的 理 想 工 作。 而 你 的 工 作 不 一 定 重 要。 基 本 上, 大 多 数 老 板 都 想 让 你 多 为 他 们 赚 钱( 或 者 为 公 司 提 高 声 望, 或 者 给 利 益 相 关 者 带 来 超 出 预 期 的 结 果, 无 论 你 的 职 业 性 质 是 什 么—— 但 是 不 要 骗 自 己。 不 管 什 么 工 作 方 式, 最 终 都 要 回 到 钱 上)。 如 果 你 是 一 个 人 事 专 员, 并 开 始 上 演 木 偶 剧, 结 果 让 所 有 分 公 司 的 职 员 都 喜 极 而 泣, 发 誓 要 永 远 对 公 司 忠 诚, 因 此 公 司 和 职 员 之 间 的 摩 擦 降 低 了 25%, 有 哪 个 经 理—— 就 算 只 有 半 个 大 脑—— 不 会 让 你 继 续 这 么 做 呢? 具 有 创 业 精 神 的 思 维 模 式 可 以 在 让 所 有 人 都 开 心 的 情 况 下 创 造 自 己 的 理 想 工 作。 如 果 你 努 力 想, 一 定 有 办 法 使 你 的 168 小 时 中 用 来 组 织 工 作 的 时 间, 和 你 对 工 作 的 期 待 有 机 地、 恰 到 好 处 地 结 合 起 来。
处于大多数状况的我们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为了获得维持生计的不多也不少的工资,养着孩子照顾着家庭,不可能完全抛弃目前的工作去寻找和能力契合的工作,毕竟那需要时间和多次的尝试。所以怎么办呢?
1、找到一个具有开放、包容性的组织。
2、热爱你的工作。
3、想办法基于现在的工作内容融合你的兴趣点,创造出自己的理想工作。
难不难?难!但是这样的案例却又很多。那些人,他们热爱生活、始终抱有开放的心态、勇敢的尝试。
我的朋友小Y深处高校做辅导员,每天面对半死不活的、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曾一度想要放弃。但她发现契机潜心学习自己喜爱的心理学,后来申请学校帮助转眼变成了学校里的心里辅导老师。现在依然不断学习心理学,她始终相信心理学的未来一片光明。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