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什么
1.学他如何面对困难挑战
曾国藩一生遇到过无数的困难挑战,其中最出名的有五次奇耻大辱。第一挫折是科举最次提名;第二次是画了一张难堪的图表被文武百官嘲笑;第三次是对仕途抱有希望,最后却差点丢了性命;第四次是差点被闹事的绿营军痞杀害;第五次是江西之困。面对这些挫折,他始终是越挫越勇,不断反思自己,调整对策,面对任何事情都是迎难而上,正如他所说“好汉打脱牙活血吞”。
就比如他的第一次大挫,1832年,清朝道光年间春天的一个清晨,曾国藩和他父亲曾麟书第六次一起去考秀才,这一次,第十七次参考的曾麟书终于考中秀才,而曾国藩不仅落了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考卷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鉴。
被“悬牌批责”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曾国藩不光在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这对曾国藩的刺激极大,因为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当中批评。但是他回家之后,并没有丝毫泄气,而是一头钻进书房里,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
他首先认识到自己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说明他没有一个聪明的大脑,那就只能用超人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其次,他把历年的考卷和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最后他发现了自己的主要问题,是自己写东西太过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与整体的气势。
发现问题之后,他就在自己短板上下功夫,清朝十三年,他第七次参考,果然中了秀才。所以这些艰难的挫折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让他把每一次挫折痛苦都变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2.学他如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曾国藩被世人赞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梁启超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震古烁今。”是因为曾国藩从不放弃对自我的要求,在和自己的博弈中,管理好自己。
他进入翰林院之后,发现自己和他人对比起来,还有许多俗气,感觉到深深的自卑和焦虑,于是他立志学做圣人。给自己立下了12条做人做事的规矩,分别是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忘,这是每天的心得体会,与友人聊天中的知识他要记下来问个明白;月无忘所能,这要输出,不能只输入不输出,只有输出的知识才能让别人验证自己的能力高低;作字;夜不出门。
正是他严格按这十二条军规在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才能让他在翰林中凭着才学突出被一路升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成为一个红翰林。不仅如此,他始终严格地将这些军规执地行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时间的积累,这才成就为一个儒家的理学大师。他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他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曾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