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鑫
我把这本书的重点加重标注出来了,如果时间有限,请看黑体字
“红皇后效应”: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要全力奔跑;要想去别的地方,就要用比现在至少快两倍的速度奔跑。
红皇后效应经常应用于生物学。生物为了生存下去,不断进化,而环境也在一起变化,如果你不够快,最终的结果便是在原地停留,如同没有变化。
一.100天读33本书
1.读什么书?
什么书都行。畅销类的、专业技术类的、虚构类的、纪实类的、励志类的、烹饪类的,哪种类型的都可以。放心买吧,选择自己喜欢又有趣的,不要选那些生涩难懂、华而不实的书。培养读书习惯的最初阶段能感受到乐趣是最重要的。
2.什么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也要安排一个小时。上下班各安排30分钟。
3.100天读33本书的7个秘诀
(1)购买能够抓住你心的33本书,不论是书的封面、作家还是内容。
(2)每天早上和晚上睡觉前大声地连说三遍“我今天要读书”这句话。
(3-1)在日记本或者笔记本上坚持写读书日记。同时也简单地记录一下书的名字及所读的页数等。
(3-2)严格遵守早晨读书1个小时。
(4)严格遵守晚上读书1个小时。
(5)严格遵守上下班各读书30分钟。
(6)每天利用开始工作前的时间和午餐时间读5-10分钟的名言录。
(7)一定要做到平均1周读2本书。
4.读书倦怠的方法
(1)去见指导老师。
(2)去见书友。
(3)去图书馆。
二.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
1.主动阅读
为什么同一本书,那给不同的人读,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个人,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问到一些书里的问题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另一个人,可能三天就看完了,可问到书的内容却如数家珍。这个原因,就是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的区别。大家可以想象,在你头晕眼花或者有一件特别紧急的事情需要去做的时候,却强迫自己进行阅读,那么你能专心的阅读吗?所以,快速阅读一本书的先决条件,是主动阅读,越读越主动,效果就会越好。
2.知道自己的阅读目标
正如培根总结的那样——“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那么一本书摆在你的面前,你要迅速判断,这本书,你是打算尝尝味道即可,还是值得认真咀嚼?
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如上一条所说,一本书,你是打算浅尝辄止,还是打算认真咀嚼?这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来判断。当拿到一本书,首先要仔细阅读封面文案、目录和推荐序等一切非内文的东西,这些地方的文字,都是编辑精挑细选最能概括该书精华的文字,阅读完这些你就会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就像一个出外旅游的人,提前看的地图,虽然你不知道那些景点好不好玩,但你最起码知道里面有几个景点,景点之间相距多远,每个景点都有什么特色,以便对自己的旅程进行规划。看完地图,是不是应该去其中的一个旅游景点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期望?好,接下来就在目录里选几篇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这样一路看下来,你已经基本了解这本书是否包含你还想继续挖掘的内容。是继续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还是打一枪,马上换一个地方?相信你心中已经有数了。
4.掌握具体的快速阅读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能做到一目十行
A.管住眼球
用手指或笔来做引导,管住眼球,好让你的眼睛能扫是整个页面,这是个传统的方法。用一张卡片或者一张纸来盖住你已经阅读完毕的部,让卡片保持在你所读的文本的上一行,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它迫使你往前读。
B.稳稳当当可不够快
实际上,我们的大脑能在五百分之一秒钟就能识别文字,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却还在用四分之一秒来识别每一个字。
C.该长大了
我们最开始阅读的时候,老师们叫我们要一字一句地读,虽然这个方法有其益处,但我们该长大了。如果你还停留在专注一字一句的话,你同时肯定会在心里默念那些文字。而想要快速阅读,其实要一目十行。
D.实践
APP上有类似的阅读训练软件,可以让自主选择阅读速度进行训练,选择的范围在一分钟25字到1500字之间。
三.争当领域第一名而制定的1年读100本书的任务
1.每个月买10本业务领域里的经典读物。
2.一周读两本。
3.在必须知晓的部分下面画横线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
4.重要的内容要抄录或者录音,利用上班下班时间,反复读或听,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5.每个周末写当周所读两本书的评论。
四.当你在读书过程中出现倦怠而不知所措时
1.去见那些能够帮助你读书的人。
2.去帮助刚刚开始读书的人。
3.读一些成功战胜考验的书。
4.在家里的每个地方都贴上有意义的语句。
5.每天看看你作为榜样追捧的崇拜者照片。
6.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发邮件。
五.如何正确记读书笔记(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A.画底线——在重点句子,或者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划线。
B.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自己画线的部分强调一遍,或者某一段很重要,但要是底线画的太长,便在这一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C.在空白处做星号或者其他记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者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来加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D.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出发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E.在空白处即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地方。这样做能让散步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F.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G.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会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活着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调的发展顺序。书中的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做主的主要观点依序记录下来。
以上是我总结的如何阅读的干货内容,赶快跟我一起加入100天读33本书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