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孙瑞雪老师《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一书,其中《儿童天然拥有情绪》一节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忍不住写下我在两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发生的点点滴滴。
孩子从一出生各种情绪就伴随而来:恐惧、愤怒、哀伤、快乐、好奇……如同身体的成长,情绪也需要18年的成长才能达到成熟,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与应对孩子的各种情绪呢?
我们都是大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胎儿从柔软温暖的房子里突然来到一个又冷又硬而且嘈杂的世界,再也听不见母亲那熟悉的心跳声与呢喃,婴儿体内会本能的产生恐惧的能量,他只能通过哭来释放这种能量。医生与护士在称完体重打过疫苗后应尽快的把孩子放到妈妈的怀里,让他尽可能早地吮吸到妈妈的乳头,吃到第一口初乳,听到妈妈的心跳。妈妈温暖的怀抱和轻声的呼唤,会安抚宝宝的恐惧与不安,让他很快的入眠。
孩子第一次离开妈妈,上幼儿园时也像刚出生时一样恐惧。我的大儿子曦曦上幼儿园时才两岁半,我买了很多好吃的好玩儿的哄他去上学,可他拉着我的衣服,哭的撕心裂肺,死活不肯去。眼看上班的时间到了,我只好狠狠打了他的pp。他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我错了,你别打我,我去上学!然后由老师领着,流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去了教室……每当想起那一幕我都心如刀割,我是那样简单粗暴的把儿子从我身边赶走,扔到一个陌生的未知的环境,对于他来说该是一种怎样的恐惧与无助?!现在我的小儿子将近一岁半,我打算在他三岁甚至更大一些再让他入园。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也要选那些可以先让家长在园里陪伴几天的,等孩子与老师和小朋友熟悉起来并有亲切感后再离开。所以我们呼唤有爱心的幼教老师和人性化的幼儿园,拒绝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相信这是无数爸爸妈妈的心声!
心痛了那么久,说点儿开心的事吧!喜悦的情绪也时常伴随着孩子,小儿子淇淇一岁四个月了,前几天我把他抱上滑板车,他双脚还够不到的,可他扭了扭小PP,用左脚脚尖点了一地,滑板便向后滑去。也许是感觉到了身体的移动,他惊喜地大叫,笑得很开心,我看得见他眼中的光彩与欣喜,于是大声的夸他鼓励他,他玩得更开心了!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白天我就不再给淇淇用纸尿裤了,一天他蹲在地上玩,忽然就尿了,他好奇地看着地上的"长河",开心地伸手去抓;还有一次他把便便拉在饭桌旁,等我发现的时候,他正一下一下踩着自己的便便,忙的不亦乐乎。对于大人来说,一些很普通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孩子却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快乐。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我强忍着没有责骂,马上网购了小鸭子座便器,时不时的把也抱到上面做一会儿,告诉他该尿尿了,该拉便便了。十几天过去,他已经能在尿尿之前去找他的小鸭子了,而且尿完以后他还跟我一起快乐地刷他的小便盆呢!
关于愤怒,一下就想起曦曦小时候发飙的情景。那时我们的外门装的是卷闸门,每次出门曦曦都喜欢让我把门拉到他伸手能够着的高度,然后他拉下来用脚踩住,我再用钥匙把门锁上。有一天我急着出去就自己把门锁了,直接抱他上了车子,他突然不情愿的大哭起来,使劲踢着车座挣扎着要下来。我实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把他抱下来,他跑到门前边哭边问我为啥不让他锁。我只好打开门,他拉着我的手走进去一段距离,然后再走出来重复以前的动作和流程,等重新锁上门后才高高兴兴的坐上了车子。后来我明白,是我无意中打破了他内在的秩序感,让他感到非常不适与不安,所以他才会大哭才会要求一切重来!
还有一次,我买了雪米饼给他吃,开始他吃得好好的,可不一会儿就嚎啕大哭起来,原来是因为雪米饼太脆了,等撕开包装袋的时候都碎成一块儿一块儿的,于是他扔了再撕下一个,一连几个都是碎块儿,而他非要完整的,哪怕缺一点点都不行。我实在是完全不懂了,明明吃到嘴里也是要嚼碎的,为什么非得要完整的呢?呵呵,还是后来才明白,原来儿子是进入了完美事物敏感期,他要求拿到手的食物必须是完整的,不可以有残缺。
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多观察多学习,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哪些敏感期,这样就不会再随意打破孩子的秩序感与对完整的期待,不会再以为孩子是无理取闹了。
其实小孩子还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我小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他妈妈给他洗手的时候很仔细很温柔,还用双手把她的小手夹在中间轻轻揉搓,我想那一定很舒服!回家后我让妈妈帮我洗手,妈妈拿起我两只手在脸盆儿里互相揉搓了两下就说好啦,这一下把我惹哭了,我说不是这样洗的,你应该那样洗!可是到底"那样洗"应该是怎样洗我也表达不出来,只是伤心的哭啊哭啊,觉得妈妈好像不够爱我……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回忆自己的童年,努力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尊重孩子,倾听他的情绪与哭声,只有真正了解生命才能从本质上改善教育。
面对喜悦的情绪和面对痛苦的情绪同等重要!如果能在持续的喜悦中生活,人就会产生稳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同样如果能让痛苦的情绪流淌出去,孩子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支持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无论是保持喜悦的情绪还是释放痛苦的情绪,都可以让孩子在生命中保持平静和内在的愉悦,是对他生命的一种滋养。
正常的儿童天然与他的情绪待在一起,所以,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