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次加入打怪团,挑战10天玩转一本书。因为有趣,所以投入。
语文课上,我安排学生写第二单元的练习,约4课内容,大约20分钟。在他们做题的过程中,我沿着走廊慢慢转悠,时不时俯身下去,看看学生做的如何。主要是观察他们的答题习惯。
尔后,校对答案。划出关键词很重要,却总是改不了。我也表示无奈、很难。
看样子,学生对习惯也找到了共鸣,心中的话都像开闸的洪水,哗哗地往外流。趁机,我就让他们谈谈对习惯的理解。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着,反应快的同学,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查阅答案;还有少数同学,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来相互探讨。总之,当他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是,所有的难题都变的特别简单。安静的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
原来,习惯在他们的常识里还是有一点的基础。他们知道习惯是一个慢慢养成的过程,是不容易改变的,是一种自觉的,花长时间去固定的一个行为。
借此,我系统地讲解了定义,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介绍了费曼学习法,让学生尝试回忆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过程很艰难,一直到晚自习,作业还没有收上来。
说到底,习惯是不知不觉间形成的思维和行为定势。
人人都说习惯好,可是永远改不了。(1988年高考题)----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