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有仪式感吗?

仪式感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仪式感。

仪式无处不在,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在《小王子》中有一段对仪式的描述,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等爱的狐狸,两人对于仪式感的理解颇为触动人心。

小王子在驯养狐狸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是赋予某个时间和时刻特殊意义的东西。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重视,是通过一些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重要性的行为。

仪式感为什么在现代生活被反复提出?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经常会有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在想着下一件事。好像总没有好好地生活在当下,一天、一月、一年过去,都记不起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情,时间只是悄悄划过,没留下任何痕迹。

仪式感,可以理解为为了使某事显得重要而进行的一种繁琐或固定的程序。

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实际上就是一个静心的过程。在一套繁琐耗时的动作里,让心思慢慢集中到将要做的事情上面。

强调仪式感,是为了让我们能慢下来,好好体验和感受当下发生的事情。

而像是书法之类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行为,同样需要通过这样的仪式感把心静下来。

为什么我们会忽视仪式感?

忽略仪式感源自一些错误的认识。

以自己为例。以前的我是完全没有仪式感的概念的、更谈不上重视,重大节日和特殊场合的穿衣打扮也是最大限度地追求自由和舒适,觉得没必要穿那么正式给别人看。

小时候重大节日记忆中都是很隆重的,过年燃纸烧香拜先祖,父亲都会先净手,他拜完之后会让我们几个孩子轮流跪拜。大年初一规定要大清早起床去给邻里亲戚拜年,去得越早说明诚意越真。以前会认为这些都是繁文缛节,严苛到让人不自由。现在过年年味日渐淡化,大年初一也可以懒睡到9点多起床,反而觉得不如小时候过年有意思。

一直不习惯接受别人送的礼物,自己也很少特地给家人和自己买礼物,总认为心意在就好,没有必要矫情。但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确实需要一些纽带,礼物只是一种媒介,传达的是心意与重视。

忽视仪式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忽略仪式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这样一些可有可无的仪式感行为,一定很无趣。这么多年一直秉承凡事从简,能不添麻烦就不添麻烦的原则,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特别无趣甚至冷漠的人。用同学的话就是感觉挺淡漠。

人生是一个过程,最终留下来的是一长串记忆。所以每个阶段都应该重视,认真去准备、体验,通过一些仪式来表达对生活、对自己、对周围人的尊重和爱。

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过年回家翻以前的老照片,感触很深,那些过往岁月的照片显得特别珍贵,无论拍得是好是坏,都能坦然接受。比起之前照片拍得不好就想撕毁的想法,现在是成熟多了。过往无论好坏,都欣然接受,那就是自己曾经的模样。

从今天起,重要的时刻拍一张照片(为家人和自己),重要的节日买一份礼物(送人或送自己),重要的场合得体地化妆打扮自己。用仪式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情。

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不忽视仪式感,对生活更有热情的人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又是一年圣诞时,各商家,各幼儿培训机构都在举办圣诞派对,有歌有舞,有吃有喝,有礼物,孩子们满心欢喜。 然而那...
    子夜在路上阅读 238评论 0 0
  • 观察小孩是件很有趣的事,当然这个有趣仅是我个人的体会。 我知道,有一大票人,天然觉得小孩很有意思,也有另一票人,对...
    二姐说育儿先育己阅读 241评论 1 1
  • 看了好友@yufei转发的篇帖子, 关于毕业后20年同学聚会的。 他说: “毕业20年聚会,没经历过,不敢想象啊!...
    毛英勇阅读 213评论 8 4
  • 这几天来,心情一直不好。 天气闷热,蝉鸣知叫。这样的天气,能有一丝风才好。 风来了,刮的是三十九度风,热浪滚滚,令...
    高丘上阅读 754评论 15 20
  • 一大清早,宁静的街角变得喧闹起来。只见一群人簇拥在一块儿,嘀嘀咕咕,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我也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只...
    安言靜语阅读 26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