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是一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地方。
尽管环境很嘈杂,外在的人头攒动。以及逛书城的同伴窃窃私语,或者是翻书、阅读的声音。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你,反而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
好多个周末都在书城度过。仿佛时间凝滞,就在生命的那一刹那定格。埋头下去,畅游在你喜欢过的作者的文字里。猛然抬头,发现时间已经过半。那种感觉是很难得的。
今天在路上听樊登读书会里最新的一期,毕淑敏老师作者光临,分享了她环游世界的一次经历。以及记录这次环游的新书《世界如锦心如梭》。老师的声音和语言,是那么的有穿透力,就像他的文字一样,能激扬读者的灵魂。能牵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书中描写的格陵兰的冰山宽广而晶莹,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纸凝固着一段逝去的时光;马萨达见证了犹太人宁死不屈的反抗,尼泊尔帕斯帕提纳神庙承载了印度教徒对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
世界斑斓如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经线和纬线。这本书正如书本的名字一样,毕老师用自己的经历,亲身体验和所感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又是如此深奥古老的命题,即我们的人生的样子,由我们自己一手编制出来一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扩大到世界的多样,人生的丰富程度,都是如此。
好久没有读关于旅行方面有深度的书了。今天到书城来,找到了这本读了一遍,看到自己之前做过的分享和写过类似的主题文章:《没有思想的旅行,行万里路也无异于邮差》。再来对比作者对待旅行的态度和对待生活以及生命和人生的态度,也给我了深深的触发和共鸣之感。
在路上,一直是一个很能吸引人的话题。
身体在一个环境中待太久了,容易僵化,在一个模式里生活久了,也就容易被环境同化,产生惯性。实时地对自己的时间做一次盘点,看看过去做过的路和经历的人生;定期的去放飞自我,开启新的旅程,从整个生命的长河来看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看看别人的人生和生活,换一个地方去感受自己的存在。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马上就要到十一长假,对这次的安排,最近正在筹划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要浮皮潦草的对待自己的生活。否则你的得到的反馈亦如是。
用自己的这把梭子,织出不一样的锦缎。我们每天都在做这一件事情。
谁不曾有过一个叫环球旅行的梦想?
然而,生活的真相是,每个人都被诗和远方蛊惑着,也都被现实与眼下蹉跎着。
但无论如何,只要心存柔软,就能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