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按步骤存钱

  谢琳依然在为赚钱存钱的问题头疼,她不喜欢上班,不是上班累或者没有前途之类的问题,而是她不喜欢接触外界的人群。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就只喜欢跟熟悉的人交流,而且有时候连和熟悉的亲戚朋友也不怎么来往,就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最好什么人也不用见,什么事也不用做。

  上班对她来说,除了刚开始的新鲜感,之后就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聊的事情,而她的能力又不支持她去挑战更有意思的岗位。所以对她来说,赚钱存钱的意义,就是有一天,她可以不用再呆在无聊的工作岗位,做无聊的工作。

  可是她身边的人,包括那个神秘出现,又经常像她妈一样唠叨的网友,都觉得她必须好好上班,不只是为了能赚点钱生活,也是让她不至于脱离社会,跟不上时代。

  就好像现在,那家伙又开始给她上课了。

  “最近没有忘记记账吧?”一上来就是检查她的执行情况。

  她翻个白眼,正好大家都是网络交流,那个人也看不到,说:“记了,也没什么好记的,除了吃饭还有跟苗苗出去玩,什么也没干,根本没怎么花钱。”

  “嗯,很有你的风格,不出门就什么也不会买,要继续保持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哦!”

  她干笑一下,说:“这又不难,除了上班我本来也没有什么可以去的地方啊。”

  “那是网络时代还没有正式展开,以后你会知道,不出门也是可以花很多钱的,而且还花的无知无觉,都没怎么注意,钱就都用完了。”

  “现在那么多网站和聊天软件,都还不算正式展开,要怎么样算正式展开啊?”

  “你以后会知道的,你现在还只能用电脑上网,以后你会发现,能拿来上网的工具可比你能想到的多。”

  “我怎么感觉……”谢琳说不好是什么,卡在这个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说。

  对面却没有继续网络的话题,而是说:“虽然你不喜欢上班,但是现在的你也没有什么不用上班也可以赚钱的能力,能力不够就算这世上有很多不用上吧也能做的事,你也做不出什么成果来的。现在你就需要在学会打理自己的资产的基础上,增加能让你赚更多的钱的工作能力。”

  “你说的简单,可是我到底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怎么提升我都不知道。”

  “我觉得你可以从财务方面开始做,任何单位都需要财务岗位的员工,而且也是可以作为自由职业的一种工作,可以说,你学了绝对有用。说不定还能继续跟苗苗一起上班呢,有好朋友一起上班你总会高兴吧。”

  “跟苗苗一起是好,但是你怎么知道我们有机会一起上班呢?”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总神神秘秘的。

  “这就要看你了,努力学习财务,然后找机会跳槽去苗苗的公司,凭苗苗的工作能力,推荐一下你进去的可能性很大的。所以加油哦!”

  “那跟存钱有关的事情,你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吗?”对上班没什么兴趣的她,努力改变聊天方向。

  对她特别了解的网友,也知道有些事只有自己愿意去做才行,别人说多了只会让不想努力的人更讨厌这些事。顺着她的话说:“你应该也注意到社保也是存钱要考虑的事情了吧?”

  “对啊,如果我不想上班,就要考虑没有工资的时候要怎么保证按时交上社保,社保要花的钱比我平时吃喝花的多好多呢,就不能不交社保吗?”

  “不可以啊!社保的养老和医保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工具,你现在不怎么需要去医院,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用。其实医保,尤其是几十年后退休以后,社保能让你稳定得到一笔不算少的收入,你现在不交以后就拿不到这些收入。”

  “知道了~然后呢,还有什么其他的吗?”不耐烦也必须听,不想再因为不懂吃亏了。

  “你算一下如果你不工作了,要保证6个月到1年的基础花费需要多少钱,就是现在你存钱的目标,等这个目标存够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计划了。”

  “你直接说让我存满一万再考虑其他的好了,还算什么呀。”她觉得这不用算都知道最少要多少钱了。

  网友继续给她讲:“当然要算啊,因为你肯定不会永远只有这么点消费的,以后看到的东西多了,想要的也多了。所以我要你记账和分析,就是要为未来打基础,你习惯了这样记录和分析,就能更容易的找到自己收入和支出的问题。而且这只是你的基础资产要求,是保证出现意外失业的时候能不那么焦虑的备用金,等你存够这部分,就可以开始考虑存让生活过得更开心的那部分钱。”

  “你这一步一步的,到底又多少部分要存啊?”

  “也不是很多,就是作为生活保障的备用金和保险;一年左右的短期目标资金,比如你想换手机,就可以算在短期目标里面,其他的你可以自己慢慢想;还有最后的,让你退休以后,可以过得足够宽裕的长期养老的钱。你如果能做好这些方面的规划和行动的话,就算没到退休年龄,你也可以让自己不用太在乎上班带来的收入,每天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看你说的很好的样子,那我要多久才能到你说的不用在乎上班带来的收入啊?”

  “那就得看你的工资和存钱的利息了,当然后面的两部分我也会给你分析适合你投资的计较高收益的工具,但是最基础的还是你的工资,所以你还不努力去想你要做哪方面的努力吗?”

  “别催了,在想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