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一个眉宇清澈、眼神坚定有力的男子竖起他的无名指放在嘴角——有一种即将像朋友倾诉的感觉。凭直觉,我想读这本书。
白燕升,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获得过“金话筒”奖,是2013年前后的央视离职潮中的一个。“奇怪,我似乎只耳闻白岩松、柴静、李咏这样的央视名人离职,完全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啊!”读完书后发现,这个低调而又谦逊的人,是怎么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人格,更是因为他的经历和他的道路——他把弘扬国粹——戏曲为己任。
“戏是什么?你看过戏吗?听过戏吗?”有人可能会说,我怎么会没有听过呢!“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看,我不仅听过,而且还知道这是黄梅戏!是,没错,可是除了这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天仙配》以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说实话,我也一样,除了听得出这一曲《天仙配》之外,至多就是小时候陪奶奶去邻村看过两场戏!
于是乎我百度一下,怀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去浏览了“中国戏曲”词条。可惜最后还是没有耐着性子读完,因为内容太多了!多到有一种让你“望而生畏”的感觉!对于一个知识苍白的大学生来说,真的是“可望不可即”。
—02—
而白燕升就是出生在一个戏曲文化浓厚——河北梆子——的家庭环境中,一个号称“苦海盐边”的渤海湾畔的一个内陆村庄里。
白燕升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中国传统的“慈母严父”型家庭——家中他是最小的一个,他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比起会唱河北梆子的父亲,对他人格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他的母亲。
我确实不愿意干农活,没做过自然也不会做,放学回到家,就爱看书。但我看的书不都是课本,有些是小人书,有些是唐诗宋词,有些是小说。邻居大婶看见了,跟我家人说:你家少爷不干活儿,净看些闲书,没出息!爸爸知道这事儿后,很生气,要打我,母亲拦住了。那个时候,家乡流行一句话“天下爹娘爱勤的”。像我这种好吃懒做的“少爷”是不讨人喜欢的,但妈妈总护着我,让我的童年没有缺失温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恐怕是很多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最大的遗憾。而这个遗憾也注定伴随白燕升一生。在准备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给母亲看时,母亲却永远的走了……
母亲走后,曾经僵硬的父子关系似乎好转了。由于儿子在电视台工作,而且也是从前戏曲节目,所以父亲将对儿子的思恋之情全都寄托在儿子播出的节目上。
而立之年的他,有了家庭和事业,当一切困难都击不倒他的时候,妻子的意外骨折,还是给了这个男人一次深深的考验。爱情的力量,向来都是伟大的,有时如魔法般可以治愈一切——在妻子瘫痪两年之后,竟然又奇迹般的站了起来。被同事知道后,两人的爱情故事入选了《2006年十大中国爱情故事》。一年以后,上天有赐予他们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从此享受着天伦之乐。
—03—
对于爱,老天向来是公平的。给你带来那么多的磨难,只是为了让你学会如何去爱!
张信哲有一首《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对于白燕升来说,除了妻子和女儿是他的信仰,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以文化布道,用戏剧传声”。
由于大学期间在河北大学广播台的优秀表现,大学毕业直接进驻河北电视台。再到后来调任央视,十几年间,他都在用爱和信仰,打造那片属于他自己的梨园。每一个戏曲节目,从策划到访谈,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而当他看清体制内的诟病之后,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餐化的娱乐时代,几乎很少有人停下来,驻足去欣赏一部戏剧,而就算是免费门票,有些人拿了也不一定会去。毕竟,真真懂得和爱看戏的人,少之又少。
白燕升这样说:“戏曲现在的确是冷门,但我希望冷门有戏!一入梨园一世情!从我六七岁听戏开始就注定与戏曲缠绕终生!”
书的最后,记录的是与他有着莫逆之交的梨园“角儿”,这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道却在戏曲界有着一定地位的各个剧种的“当家人”。最后一篇写的是与莫言的交流,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却可以因为“戏曲”上的一丝共鸣而敞开心扉成为朋友,或许这是戏曲的另一种魅力吧!
“人生如戏,千折百转;戏如人生,几多变幻”
白燕升最后写到:舞台上的戏结束了,但人生这场戏还将继续,让我们努力且珍惜!在这告别时刻,愿我们忘却舞台的绚烂,回归生命本真,记得这份感情,走入真实的自己,去领略生命那一份凝重,去契合人生那一份感动!
那么就
愿我和你
把爱的大幕拉开
努力且珍惜
去契合人生那一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