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生于1045年8月9日,故于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不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还是书法家,更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有“一祖三宗“的称号,他是其中以宗。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是苏轼门下的弟子,合称为“门四学士”。他还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藏研网分享一则黄庭坚《千峰映秀》高清大图请您赏析
点击下方链接或搜索 藏研 直达高清大图赏鉴
▼
黄庭坚《千峰映秀》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黄庭坚《千峰映秀》局部图
黄庭坚《千峰映秀》局部图
黄庭坚《千峰映秀》局部图
黄庭坚《千峰映秀》局部图
黄庭坚《千峰映秀》局部图
藏研网再分享一则黄庭坚《使君帖》高清大图请您赏析
点击下方链接或搜索 藏研 直达高清大图赏鉴
▼
黄庭坚《使君帖》
欣赏黄庭坚,你需要从大处着眼。也就是说,黄庭坚的字,美在整体的气势,美在整篇的跌宕起伏。欣赏他的字,就像穿行在山间小路,不经意的一次转弯,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欣赏他的字,就像漂泊在微动的海面,幅度不大,却深沉有力,势不可挡。
欣赏黄庭坚,你还需要从细处慢品。每一个点画,看似不经意,却姿态独具。每一根线条,看似很随意,却又生动且立体。丢失了细节的黄庭坚,是不耐看的;缺少了变化的黄庭坚,也是很乏味的。妙处在那?你细品。
黄庭坚《使君帖》局部图
黄庭坚《使君帖》局部图
黄庭坚《使君帖》局部图
黄庭坚《使君帖》局部图
黄庭坚《使君帖》局部图
黄庭坚作诗首先注重用字,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即诗的诗眼。其次是重视句法,什么是句法,句法就是整体简单明了,如秋月澄江。最后是讲究章法。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 “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本文转载于 南山大叔发布于藏研app
https://h5.cangyan.com/#/pages/content/details_Release?id=506&type=article&shareW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