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字眼。成年人要讨论死亡都多少有点心有戚戚,要跟孩子讨论死亡就更不容易了——做父母的,总是下意识地把生活中最阳光灿烂的东西展现给孩子,哪里舍得让孩子面对这些呢?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我爸妈几乎没跟我谈过这方面的事情。我妈的理由很充分:小时候你身体弱,只要村子里有人过世,你保准会生病。所以这样的事情,能不跟你说就不说。类似的场合,能不让你去就不让你去;等你上了学,你忙着学习,从来不问,我们忙着下地干活好给你赚学费,也没功夫跟你说这些啊……
我是80后,像我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白岩松就曾在一次医学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人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但问题是,当我们这一代人为人父母时,是否还要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跟儿女对死亡闭口不谈?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其意义又何在?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谈或不谈,都一样存在,没有人能逃脱得掉。几十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但现在跟几十年前大不同的是,网络普及之广,资讯传播之快,几十年前的人想都不敢想;以前的孩子八九岁了,知识面还没怎么打开,可如今的孩子一两岁就会自己开电视,三四岁就能很熟练地用手机上网。
有一天我女儿跟我说:“妈妈,当女孩一点儿也不好,我以后绝不生孩子!”那时,她才四岁,我刚下班回来,被她这一句话直接弄懵了:“为什么?”女儿指着电视:“有个阿姨生孩子,流了好多血,最后都死了!”姥姥在旁边说,女儿睡醒自己走出房间时,她正在客厅看电视,演的就是产妇在医院生产抢救的事。她见孩子来了,就把电视关了:“谁知道她看那么一眼,就得出这么个结论啊!”
我有一个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她有一天半夜醒来,发现5岁多的儿子直勾勾对着她坐着。她吓了一跳:“儿子,你怎么不睡觉?”儿子的表情这才松弛下来:“妈妈,佳佳今天在幼儿园跟我说,人死了就不会有呼吸了。我不想你死。想试试你鼻子,看是不是有热气儿……”
大人一直不跟孩子聊生死,孩子就只能自己去探索。我女儿仅凭她在电视上看到的片段,就这样定义生产和死亡的关系,还好我们及时交流,否则,肯定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为健康成长埋下隐忧;而我朋友的儿子,正因为太爱妈妈,才会在听到幼儿园小伙伴的话之后,生怕妈妈会突然停止呼吸,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以致都无法入睡……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对死有正确的认识。冬去春来是岁月的轮回,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绝大部分人都是上了岁数,自然老去的;我们好好吃饭,保持运动,规律作息,生了病要及时去医院,就是为了要健健康康的,和我们所爱的人在一起。
在合适的时机,坦诚地把这些告诉孩子,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历程,孩子就会安心;越接近真相,孩子就越不会放大恐惧,免于无谓的担心。
死亡教育可以先从面对失去开始,让孩子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懂得失去的含义。
有些父母不希望跟孩子谈死亡,认为死亡教育太过沉重,跟孩子谈这些,不是愉快的体验。但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先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失去,这个课题就会进行得更顺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失去。弄丟心爱的玩具是失去,告别喜欢的同学和伙伴也是失去,爱花花草草的孩子,也不乏面对失去的场景。
知乎网友呆萌萌分享了她表嫂教育孩子的一件小事:有次跟表嫂去花市买花,小侄女要买一盆小花,她提出来这个要求,表嫂直接就答应了,让她自己选。选完付钱之后,小侄女就一直抱着她的小花,溜达了大概有半个花市,也就是十几分钟,小侄女的花啪嗒摔地上了。
表嫂看了她一眼,说:你的花碎了,没了。小侄女当时有点懵。后来又看了几家,小侄女还想要买花,表嫂说:已经给你买了,你没有拿好,就摔碎了,不能再买了,因为我们之前讲好的,给你买一盆。
小侄女撇撇嘴:可是,可是,我没有了。
表嫂:对呀,你摔碎了,就没有了,可是已经买过了,就不能再买了。
一开始我觉得表嫂太过冷静:孩子不就是摔碎了一盆花吗?人不还在花市吗?再给孩子买一盆不就行了?但越想越觉得表嫂有智慧。她的这种做法就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叫失去、又该如何面对失去啊。不是所有的失去都有补救方案——生命不就是这样吗?只有一次。就只有一次。如果不珍惜,谁也帮不了。
孩子会觉得遗憾:可是我的花没了啊。表嫂说,对,你摔碎了,就没有了。表嫂用非常平静也非常简单的方式说明了事实,表达了因果关系,让孩子知道原因和后果。除此以外,不再多责备一句——表嫂显然已经看到了孩子在面对失去时的难过,所以她不责备;但说出前因后果,要的就是帮助孩子认清事实并接受结果。
作者呆萌萌分享说,后来一路上小侄女没有再提花的事情,也没有闹,回家后该吃饭吃饭,该玩玩具还是玩,就跟没事一样。可以想象一下,下一次如果再买花,不用家长一再提醒,小朋友一定会用百分之百的心力来守护。而且,不仅仅是对花,对其他事情,孩子也会格外在拥有时珍惜,在失去时不迁怒,自然而然接受。
死亡是最沉重的失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面对普通失去的经验,从一朵花的凋零意识到人力的不可为,从一只宠物的离去体验生命的无常。等到某一天我们讨论生死时,孩子会平静得多;当某一刻,我们不得不和孩子一起,面对至爱亲朋的逝去时,孩子的接受难度也没那么大。
尊重生命,带着逝者的爱感恩前行,好好用心生活,是死亡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亲人离开了,再怎么呼唤也不得回应,再怎么思念也不得相见,再怎么渴望也无法拥抱,这是死亡的残酷。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提醒孩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应该格外尊重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任何时候,绝不能轻易伤害更不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样任何时候,也请尊重他人的生命。
亲人离开了,我们会难过,会哭泣,但这不表示哀伤是死亡教育的唯一色彩。活着的人不仅要尊重生命,更要带着亲人的温暖,让生命活出更积极的意义,才是对亲人最大的安慰啊。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
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葬礼不是终结,遗忘才是。怀念不是只在清明节,避讳谈论才是。在某些特别的日子,静静点一炷香,也能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当孩子问起某位逝者时,陪伴孩子回忆曾经的点滴,也能让亲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我很喜欢绘本《獾的礼物》。我不止一次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獾在冬天去世了,下了很大的雪。可大雪也盖不住大家的悲伤。
春天渐渐临近,动物们开始串门,大家又聊起了獾还活着的日子。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互相帮助。
最后,雪融化了,也融化了他们的悲伤。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鼹鼠爬上他最后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谢谢獾给他们的礼物。他轻轻地说:“獾,谢谢你。”
看,当温暖成为死亡教育的底色,那些亲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那些灯火下的拥抱和陪伴,都会变成孩子记忆的一部分,都会默默陪伴孩子成长,激励孩子向前。鼹鼠的感谢,獾能够听得到;孩子的感谢,逝者若在天有灵,也一定能够听得到的。
感谢您的阅读和赞赏。也欢迎您关注我。任何互动都能给我力量,也祝福这个春天因为您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