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摔跤,走路不许跳;怕孩子噎着,吃饭不许笑;怕孩子被拐,出门不许乱跑……十分安全。
哼!中国人习惯用“至关重要”、“高度重视”“加大普及”“加快一流”……“十分安全”也一样,不过如此。
但这样真的好么?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的环境习惯对孩子说“不许……”
但我们在“不许……”的环境下偏偏干着“许”的事情:
比如在“禁止吸烟”的招牌底下偷偷摸摸地吸烟,在“禁止采摘花草”的牌子旁边摘下娇艳欲滴的花朵,在“禁止喧哗”的场合大声叫嚷。
这样就导致了有这样的新闻 :不许早恋而14岁的女孩去和男友开房。
这新闻都一致声讨中国的性教育。
而中国的性教育,不是一直都被禁止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可能在肯定异性同学交往益处时不忘记“诗意”地劝告:“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需要慎重对待,谨慎处理。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
1986年,上海市在初中一年级开设《青春期常识》选修课,才有了上世纪80年代全中国首本性教育教材。但这本教材最终并未把性教育落于实处,如同蜻蜓点水,很快便被人遗忘。
人北师大版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在刚走进校园就遭舆论漩涡,校方很快回收。但有意思的是,网店很快断货。
性教育难以普及来自害怕青少年谈恋爱耽误学业,而将学生谈恋爱也定义成早恋。
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家长和学校无所不用。就连校服都不能改制成西服制的样式,就是为了防止刺激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广电总局在2016年发布的《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中》甚至将“未成年人早恋”定义成和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危害社会公德,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
凡事都得做对比,在古代的中国,十三四岁应该是到了结婚的年龄了,所以,不存在恋爱一说了。今天的社会为什么会将十三四岁的孩子定义为未成年呢?一是计划生育提倡的晚生晚育,一是教育年限的无限延长。这两者导致结婚年龄延后,为了让青少年不在工作前的学习中“分心”,我们的社会环境就给来了一刀切——不许早恋!
这样做有用么?孩子的智商都越来越高,你让他们在感情上保持一片空白,总有些只让一只腿长地粗又长,另一只腿停止发展,等到参加工作之后。额嗯,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全社会都在操心着有没有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仿佛一瞬间,你感情方面的那一条腿立即就粗壮了。
看看其他国家吧。在荷兰,性与关系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英国政府也批准2019年在中小学引入“性与关系教育”作为中小学生必须课程。而日本的《屋顶告别大会》中则直白地表现了日本学校中家长、同学和老师对“初恋”的全情支持。
再来看看影视作品:
美国电影《完美陌生人》里,在得知女儿谈恋爱并与男孩约会时,她的父亲往她包里塞了一个避孕套。他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尽全力给了女儿保护。吃饭时,女儿Sofia打来电话问父亲该不该去男孩家过夜。
父亲的话令人动容:“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唯一的理由,你也别指望我多支持你去。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不仅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谈资。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时间。”
《怦然心动》这部片子更不用说,父母对朱莉的信任让朱莉能把握好自己的底线。
台湾电影《当爱来的时候》,有两个妈妈的16岁少女李来春,很享受大家庭里家人的关心
美国/加拿大电影《朱诺》,与男朋友布里克在这一次缺乏安全措施的合欢之后,高中朱诺怀孕了。在美国这样一个法律禁止堕胎的地方,朱诺是挺着大肚子上学,父母和好朋友,甚至整个社会对她都给予关照和鼓励,直至她生下小孩送养出去。
所以,当我们禁止一切的时候,能否真正地考虑这些禁止的不合理性,能否让整个社会都宽容一些,都能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感情问题,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能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引导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进行健康地恋爱活动,与其担心孩子的不当行为,不如大大方方地带领他们做好准备,既然是在春天,那就让孩子享受春天应有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