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
2然后你有可能变成性格比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会再犯傻。所以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3对话是一种很高级的方式,好的文章一定是问出来的。
4政治家的本质是啥还记得吗?
就是抓住你的弱点和利益诉求,在眼前和长远的角度上来回切换的做文章,最终让你们定期出人出钱去为他买单。
5啥叫政治天才呢?从小就明白“你的弱点和利益诉求”的人。
6在军事上:毛泽东始终坚持要牢牢把握主动权,即使是土城战役失败以后,被敌人逼到了扎西死角,他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把握主动权,因此才有了接下来的二渡赤水、三渡赤水、四渡赤水,这些决策和操作,总是围绕着如何争取主动权而展开的。
7而在数次极端险境之下,毛泽东另外一个坚持着的原则就是:始终作两手准备。
也就是时刻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巧渡金沙江的时候,实际上那已经不算是巧渡了,更应该说是险渡,包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也是一般,其中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8因此,毛泽东在渡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时候,其实已经作好了过不去的准备,在大渡河岸,毛泽东把大量干部配给聂荣臻等人,告诉他们如果剩下的红军过不去,那么就让他们自己率领这些干部去独自展开一个局面。
9没有人不喜欢钱。这是一个既普通又深刻的领悟,差别只是每个人对待如何获得钱的态度不同。
夜深人静,月黑风高,我安静下来问自己:“什么事情是真正在内在的世界里不拒绝的?”
当我们内心不矛盾、不纠结、不拒绝一个东西的时候,气是顺的。这时一个念头闪了出来,三个字,如彻夜的长灯照亮了我纠结的心灵——很多钱。
10并不是孔子不爱钱,而是如果为了获得钱偏离了内在的价值观、趣味,变得扭曲自我,那么孔子的态度是不如不要——我宁愿苦点儿、穷点儿,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11人可以很忙,可以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做很多事,但大部分时候应该是愉快的,做自己内在想做的事。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我们的焦点也许会随着自己的成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诚实,然后发现钱是好的,但如果为了钱而扭曲自己,让自己担惊受怕、颠沛流离、自我否定,其实是不值得的,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12任何你后来会喜欢的东西,在刚开始的时候都需要经历一段坚持、练习,在肌肉上形成惯性。
13工作是什么?工作是为了让我们对社会有所贡献,工作是让我们建立起和同事们更紧密的交流,工作是为了练习我们的心性,工作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每天和物、人、情是紧密相连的,工作只是维持一个正常的生活。
14所以工作一定要选择一件不会扭曲自己天性的事,而且这件事可以让你不断精进。
15当一个人的所有工作只是为了让自己当期获得快乐,而不是为了长期的收入,当他那笔长期的、直到老了的收入是通过每个月省出来的那点儿钱去长期定投获得时,他就会活在一种安静里。查理·芒格说:“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如此。至于做什么事,只要是合法的,其实都是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