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开了一家修车店


1984年,知青回城的大潮早已退去。父亲原本已经认定自己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却没想到城里的曾祖父、曾祖母突然为他争取到了县果品公司的一个职位,让他举家迁回县城。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在城里读书,将来的路或许会更宽一些。

当时我家属于俗称的“半边户”:父亲在小镇上班,母亲在家务农,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总比两个人都靠种地生活的家庭要稍好一些。

母亲在农村是出了名的能干伶俐。三个孩子总是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猪圈里的猪养得肥肥壮壮,地里的庄稼在两个舅舅的帮衬下也从未误过农时。可一进城,她却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除了照顾老人,找不到任何挣钱的门路。她揣着从农村带来那点微薄的存款,心里发慌,悄悄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担忧。

爸爸一听,猛地一拍脑袋:“要不我们在新街上开个店吧!”但开什么店好呢?饭店?书店?好像都不太合适。就在这时,曾祖母的妹妹——我们叫姨曾祖母——来县城探亲。她刚从湖南省自行车厂退休,听说我妈想找事做,又得知我爸有开店的想法,这位爽朗大气的老人当即伸出援手。她和我妈合伙,在新街上开了我们县城第一家自行车修理店。

姨曾祖母在自行车厂干了三十年,每个零件都摸得透熟,修起车来自然得心应手。新店一开张,客人还真不少。很多人都好奇,两位店主兼维修工竟然都是女性。妈妈在姨曾祖母的传授下,也渐渐学会了修自行车。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见得最多的就是补胎:把内胎抽出来、打足气、在一盆水里过一遍——冒泡的地方,就是有洞的位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散文|汉潢古道上的边城小镇 文/余长城 1 我在新县高中上学的最后一年,是很少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我们有一个小团体,...
    诗尚凝寒阅读 815评论 0 0
  • 1 南京七月,酷热难耐,整座城市被骄阳炙烤得仿佛要融化一般。大街小巷的空调外机“嗡嗡” 作响,不断吐着燥热的铁锈味...
    之心知念阅读 83评论 1 1
  • 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斗中,我常常仰望着灿烂星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星,相信那就是属于祖父的一颗星。他的光那么和柔...
    乔延宾阅读 807评论 0 5
  • 之一 小的时候,曾令父母长辈大伤脑筋,我的祖父很不喜欢我,感觉这孩子非常顽劣,有好吃的从来不喊我,他喜欢我大哥和二...
    不听涛改观海了阅读 364评论 1 9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年少有风过,ID:陆凉,文责自负。 外公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时,院子里的梨花开...
    陆凉阅读 1,701评论 7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