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就是那位倾尽人力和财力,花数百万买 “老破小”学区房的宝妈。
亲历了今年房价两次暴涨,930新政出台,见识了人性的疯狂。
事实上,我买的并非真正的学区房,对口小学只是北京二流一类而已。
我在自己财力范围内,给了孩子最好的,避免他将来就读小区的那所村办学校。
居京不易,权贵土豪太多,普通人难做。
我使出洪荒之力,也只不过给他一个最普通的起点。
仍有众多家长,特别是宝妈,前仆后继加入购买学区房的潮流。
宝妈,别急,想清楚这四件事了么,不然后患无穷。
问题一:你家男人给力吗?
买学区房的家庭,90%靠妈妈的热情驱动。
宝妈,你确定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买房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有夫妻因买学区房意见不一,最后分道扬镳的。
我和老公为买房争吵了两年,从孩子几个月一直吵到两岁多。
他觉得我“作”,没必要买学区房,我觉得他幼稚,不负责任。好在,最后达成统一战线。而这时房价已有疯长的苗头。
意见统一了是吧?接下来是一场持久战或攻坚战。
这么说吧,我花了半个月研究学区,用八个月大街小巷满北京跑看数十套房,签完合同经历中介无耻耍赖,业主要违约,几乎走诉讼等各种狗血。
几乎整整一年,我被这件事折腾得精疲力尽,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大半夜失眠琢磨房子的事。
头发大把掉,黑眼圈没退过。
爸爸去哪儿?经常出差不在家,偶尔领导视察般过问下。
我家还算好的。一邻居妈妈折腾完学区房,沉迷游戏的老公,连房子在哪都懒得问。
你说,我家这些事都是娃爸操心,不怕!我嫉恨你,万里挑一的好男人咋就被你摊上了呢?
问题二:你家银子够多吗?
学区房要量力而行,不是所有家庭都要全家老小省吃俭用、降低生活质量购买学区房。
再说,那未必值得。如果有一天,孩子学业不成,你确定自己不会抱怨,不会指着儿子骂:枉费你老娘我当年不舍得吃喝、不舍得旅游、舍脸借了一圈钱给你买学区房?
如果没有足够财力,没有这样的胸怀,建议不要买!
孩子承受不起!
再说,不买学区房,准备100万上私立或出国,一样可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问题三:你家孩子适合进顶尖学校吗?
这是买房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花几百元买双鞋,我们都要试试合不合脚,给孩子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买学区房,却懒得评估下,孩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
有的娃就是人来疯,就喜欢压力和挑战,而有的就是喜欢安静而从容的思考与成长,太多的压力和干扰反而使他手足无措,大脑“死机”。
史家胡同小学好不好?好!人大附中好不好,太好了!
可是,未必适合你家孩子。
那里要么是绝对的牛孩,要么非富即贵人家的孩子。总之,不是孩子牛就是孩子的爹牛!
其实,越是名校,学业压力大,虚荣攀比风越重。
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据说那个孩子就被嘲笑过家境。
这一事件仿佛撕开了名校虚伪的面纱,所谓名校也不过如此而已。
如果,自家孩子就是个慢热的人,何必逼迫他加入百米冲刺的队伍?
与其活在焦虑和阴影中,不如在一个普通的学校,让他从容成长,做他自己。
因此,花钱买学区房之前,先评估下,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问题四:你择校时到底在择什么?
当你择校时你在择什么?先是校风(校园文化)、再是学风,最后才是师资。
最影响人的是风气,其次才是老师和同学,尤其是在孩子缺乏判断力时。
如今有一个令人堪忧的现实:成人的浮躁和虚荣、攀比之风过早地席卷了校园,名校体现尤为明显。
我一同事的亲戚在北京排名靠前的一中学,班里四十名学生全有职位,而且几乎都是部长!!什么环保部、纪律检查部……。
而且有些孩子还懂得以职位卡人,“以权谋私”。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让孩子是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一位好校长,带动一所好学校。
想知道校风好不好,了解下校长的理念,打探下在校孩子的心声。
我知道,北京有所学校,以“幸福”作为理念,校长每天早晨在门口弯腰与每一位到校的孩子握手。
这是仪式,更是尊重。
宝妈,还是想买学区房?下大功夫,研究好这4个问题再出手,不然花了钱又误了孩子!
指望买房投资?我只能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