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童年

  窗外的雪扑簌簌落在玻璃上,我隔着暖气片蒸腾的白雾,看见楼下几个裹成棉球的孩子正在堆雪人。他们的红围巾在银白世界里格外鲜艳,像极了三十年前胡同口那串糖葫芦,瞬间将记忆拉回童年的松花江畔。

一、雪原上的秘密王国

东北的雪从来不是温柔的。清晨推开门,积雪能漫过七岁孩子的膝盖,屋檐垂下的冰溜子比胳膊还粗。我们踩着父亲连夜刨出的雪道往学校走,翻毛靴里塞着烤得焦香的鞋垫,每走一步都像踩在云朵上。书包在背后晃荡,铁皮铅笔盒叮当作响,却盖不住雪地靴踩实的"咯吱"声——这是专属于冬天的韵律。

放学的哨声未落,二十几个小棉猴就扑向操场。冰嘎在冰面上旋转出银色光晕,桦木鞭子甩出清脆的响鞭,惊得树梢的积雪簌簌飘落。最勇猛的孩子会挑战"冰上芭蕾",在冰车骤然加速时张开双臂,让寒风灌满棉袄,像只笨拙的雏鹰初次展翅。有时冰车失控撞进雪堆,倒栽葱的模样惹来阵阵哄笑,笑声震得电线杆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抖落细碎的冰晶。

    夕阳西下时,雪原就成了天然的画布。我们用树枝画出歪扭的迷宫,在墙角堆起戴着破草帽的雪人,给它们插上糖葫芦签子当手臂。最得意的作品要数那座冰雪城堡,偷拿家里的搪瓷盆当模具,把雪砖垒得整整齐齐。当暮色染蓝雪地,家家户户亮起灯火,城堡尖顶上的冰凌便折射出七彩光晕。

二、暖屋里的冬日童话

    零下三十度的寒气在窗棂上凝成霜花,屋里的火墙却烫得能烤土豆。母亲把冻梨浸在凉水里,冰壳裂开时发出"咔嚓"轻响,琥珀色的果肉沁着甘甜。我们围坐在炕桌旁写作业,铅笔芯总被呵气凝住,不得不用手心焐热再写。炕头的收音机播着单田芳的评书,说到"且听下回分解"时,外屋地传来铁锅铲刮锅底的声响。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灶糖最是馋人。看奶奶把麦芽糖熬成金琥珀色,捏成小马小猪的形状,糖稀拉出的金丝能绕梁三匝。我们趁大人不注意偷舔锅铲,粘住的舌头惹得满屋哄笑。窗花在蒸汽里渐渐洇湿,牡丹纹样晕染开来,倒像是水墨画了。

    除夕守岁最考验毅力。新棉袄口袋里装满瓜子糖果,眼皮却直打架。等到午夜饺子下锅,二踢脚在雪地里炸开第一声脆响,整个人又精神起来。端着铝饭盒挨家拜年,回来时帽兜里盛满橘子苹果,衣襟上沾着各家的面粉香。

三、冻不住的野性生长

  松花江封冻后变成天然游乐场。男孩子们凿冰窟窿钓"老头鱼",女孩子们在冰面跳格子。最刺激的当数"出溜滑",助跑七八步后猛地收脚,能滑出十几米远。摔倒时也不觉得疼,厚厚的棉裤垫着,倒像是跌进了云堆里。

  雪原深处的白桦林藏着无数秘密。跟着父亲伐木,看他用弯把锯在树干上"画月亮",年轮间渗出的树汁转眼就冻成冰珠。我们捡拾松塔当毽子踢,树冠抖落的雪沫钻进脖颈,激得人缩着脖子咯咯笑。林场的大黄狗总爱抢我们烤的土豆,鼻头沾着炭黑的样子憨态可掬。

  开江时的场景最为壮观。冰排碰撞的轰鸣声中,我们被大人牢牢拽住衣角。看着昨天还坚固的冰面裂成翡翠般的浮冰,顺流而下的冰块在朝阳下折射出万点金光,第一次懂得什么是"时光流淌"。江鸥掠过水面时,总有碎冰在它们翅尖迸溅成星芒。

  如今站在落地窗前看雪,中央空调恒温26度,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些在雪堆里冻红的脸蛋,火墙上烤糊的袜子,冰面上摔出的笑泪,都随着松花江的春水漂远了。但每当寒风卷起雪粒拍打窗户,耳边就会响起遥远的欢笑声——那是冰嘎旋转的嗡鸣,是爬犁擦过冰面的嘶响,是永不褪色的童年回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一个寒假来临了,对于我来说,寒假比其他同事来的更早些,日语考完试整个人就轻松了,毕业班期末考完试只剩下了毕业实训...
    3237f5d4b965阅读 1,083评论 3 10
  • 当长白山的玉龙俯身饮向渤海,松嫩平原便成了众神遗落的棋盘。新春的爆竹碎屑与雪片纷扬间,我沿着文明碰撞的裂痕行走。冰...
    Ann安墨染阅读 118评论 0 3
  • 与雪的渊源 在今年年中的时候,闺蜜就开始规划她的哈尔滨之旅。对于旅游,我是我将旅行划入看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的一个...
    一只会飞的猪0阅读 484评论 2 1
  •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上官清婉阅读 777评论 5 25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看样子今年还会过一个暖冬,这个地处南北过渡带上的城市,越来越趋向于南方,已经五...
    淯水清清阅读 2,591评论 21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