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游记二:红色记忆与湖光夜色

      清晨的山间还飘着薄雾,我们一家便踏上了第二天的行程。小女晚上睡得香甜,早上精神格外好,一路上蹦蹦跳跳,像只欢快的小鹿。

    参观的第一个红色景点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拾级而上,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纪念塔正面镌刻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十个贴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塔顶是一个红色五角星,夜晚会亮起柔和的灯光。塔基四周是汉白玉栏杆,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平台。

    第二个红色景点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座陵园是为纪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而修建的庄严圣地,由纪念堂、碑林、雕塑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四大部分组成。纪念堂是陵园的核心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白墙青瓦,庄重大气。堂内陈列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15744位烈士名册(其中仅有部分有名可查,更多的是无名英雄)。正中设有汉白玉浮雕《井冈山斗争史》,生动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袖率领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 碑林位于陵园东侧,由140多块石碑组成,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老红军战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题词。碑文内容多赞颂井冈山精神,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等,书法风格各异,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雕塑园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园内矗立着19尊青铜雕像,包括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领导人。雕塑栩栩如生,展现了革命者在艰苦岁月中的坚定意志和英雄气概。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陵园最高处的标志性建筑,碑高46.8米,形似一把直指苍穹的钢枪,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真理。

      第三个景点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它是一座全面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

      步入序厅,序厅的点睛之笔就是那盏青铜油灯及油灯脚下的红色道路。取材于毛泽东同志在茅坪八角楼里笔耕不辍的故事:“八角楼里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正在废寝忘食的工作着,贺子珍走过来,欲在油灯里加根灯芯,让油灯更亮些。‘现在物资匮乏,看书、写字用一根灯芯就行了’,毛泽东的话让她停了下来。”基座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象征着井冈山斗争点燃的中国革命火种,终成燎原之势,照亮神州大地。

      博物馆两层共六个展厅以“井冈山斗争史”为主线,系统展示了1927年至1930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傍晚时分,我们再次来到挹翠湖。湖中心的文创店别具特色,小女选中了一个火炬造型的书签。我们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古筝声。循声望去,湖心亭子里,一位身着素雅旗袍的少女正在抚琴。她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跃动,奏出的旋律如山间清泉般流淌。小女看得入迷,我们一起沉浸在这美妙的琴音中。

      夜幕完全降临时,水幕电影准时开始。巨大的水幕在湖面升起,光影交错间,井冈山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女儿兴奋地拍手,游客们也纷纷发出赞叹。水幕上的影像与真实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让人恍惚间分不清虚实。

      山间的夜风轻轻吹拂,带着草木的清香。这一天的红色记忆与湖光夜色,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们一家人的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