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法国电影《卡蜜儿·克劳岱尔》上映,这部电影又被翻译成为《罗丹的情人》。电影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为原型,由法国著名女星,伊莎贝尔·阿佳妮出演。这部电影也是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作品。
01 电影中的卡蜜儿·克劳岱尔,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千金。她极具艺术才华,父亲非常支持她的事业,他的弟弟后来还成为了法国驻华大使。本来,以卡蜜儿的家世背景和自身能力,完全可以成为一位非常有前途的女雕塑家。 可是,1883年,18岁的她,成为了当时的雕塑大师罗丹的学生。而她悲惨的一生就此开始,因为艺术才华上面的互相吸引,卡蜜儿和罗丹交往甚密。罗丹的许多雕塑作品,都以她作为灵感缪斯。 罗丹虽然是一位艺术大师,虽然与卡蜜儿相爱至深,却仍然不选择与其结婚。始终无法得到合理名分的卡蜜儿,吞下了自己感情的苦果。她追求罗丹未果,导致自己精神失常,1913年5月,强制送入精神病院,之后的30年时间里,在疗养院孤独终老。
02 这部电影里的卡蜜儿的扮演者,是号称“法兰西玫瑰”的伊莎贝尔·阿佳妮。法国有很多美女,但对阿佳妮的评价却是非常高的。法国人说“美女再多,一个世纪只能出一个阿佳妮。”可见阿佳妮的美貌是受到世人认可的。 阿佳妮出演过很多电影,其中最受人追捧的一部,应该是《玛戈皇后》。这部电影也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了16世纪,法国宫廷的玛戈公主,被迫与新教首领亨利结婚,以及此后一生的爱恨情仇。 与其他同时代的女性相比,阿佳妮的长相非常饱满,身材性感、妖娆。白皙的皮肤和动人的双眸,让她自带一种清冷。就像是一株莲花,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阿佳妮的美貌,超凡脱俗,空灵纯净。 而在这部《卡蜜儿·克劳岱尔》中,同样,阿佳妮用自己的美貌,演绎了一位贵族少女。不仅艺术家的罗丹喜欢她,作为银幕前的观众,也很难不去喜欢她。她的颜值成就了卡蜜儿的天真、善良,仿佛是与生俱来的。
03 但作为一个有才华、有理想、抱负的女性,卡蜜儿身上绝对不止于傻白甜,反而是她在做雕塑的时候,有一种不输给男人的力量与美。剧中,她与罗丹激情四溢,两个人的灵魂互相激发,肆意的大笑大叫,着实是惊世骇俗。 可是2人的爱情,并没有将圆满和美好去进行下去。因为不能给出婚姻承诺,使得2人关系不能对外公开;罗丹让卡蜜儿堕胎,更是让她内心备受摧残。在不顾罗丹反对的情况下,卡蜜儿将他们的“丑事”做成了雕塑公开展览。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罗丹,尽管卡蜜儿作为他的灵感缪斯,被他永远的塑进了历史,封刻在各种石材中,成为了永恒。但作为那个时代里独一无二的著名雕塑家,他的个人名声和名誉,是他誓死捍卫的底线。 对于卡蜜儿来说,这一切都远远不够。她对这个男人的要求,是爱到极致。极致的爱,却不受到世人的祝福,这对卡蜜儿来说,是痛彻心扉的,撕心裂肺的,是虐恋也是冰冷的现世地狱。
她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酗酒成瘾,连洪水倒灌进房间都不自知;她跟随着街头的流浪者,混在一起,穿着像个小丑,粗鲁无礼;她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对于父亲和弟弟的关心,默然无语。 在这部电影里,除了展现卡蜜儿的纯情柔美,阿佳妮还展现了她歇斯底里野兽一般的疯狂。澎湃的爱带来激情的创作,狂热的爱也带来痛苦的偏执。扭曲的身体,狰狞的面孔,小丑一般自毁的面容,阿佳妮把卡蜜儿的虐恋演绎到了极致。 电影外的观众,跟随着阿佳妮饰演的卡蜜儿,体会到她对爱情的投入,对爱人的渴望,以及对爱而不得,却又飞蛾扑火般的绝望。
04 反观电影里的雕塑家罗丹,遇到卡蜜儿那年,这个男人几近中年。 奥古斯都·罗丹出生于1840年法国巴黎,是享誉全球的雕塑艺术家。青年时期,他曾经到意大利游学,回国后,创作出了最经典的《青铜时代》石膏像。1881年-1882年间,先后创作了《亚当》《夏娃》《思想者》《地狱之门》《吻》《沉思》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1883年遇到情窦初开的卡蜜儿,1884年因世界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过世,为其创作了半身像。
1887年,为现代诗人波德莱尔绘制《恶之花》的插图;1892年创作《波德莱尔》纪念雕像。 1889年,举办了莫奈-罗丹艺术展;1891年,为文学家协会设计了《巴尔扎克纪念像》;1896年展出《悲剧缪斯》;1904年在伦敦当选了雕塑家、画家和雕刻家国际协会新任主席;1905年为辛普森夫人创作了半身像。 1908年罗丹迁居毕宏宅邸庄园,在这里结识了许多知名的艺术界人士,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作家让·考克多、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还有著名诗人里尔克。后来,庄园被罗丹买下,直至1917年去世。后来,这里也成为了现在的罗丹博物馆。 时代会选择它的宠儿,罗丹的一生都非常平顺,无论作为天才艺术家,还是商业和美誉度方面,罗丹的成绩有目共睹。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们,也是摧残如星辰,同时,罗丹的美学风格,深刻影响了马蒂斯、蒙克、毕加索等后世艺术家。
05 19世纪的欧洲,是王朝动荡的时代,也是艺术巨变的时代。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和象征主义层出不穷。创作内容由神权和皇家贵族肖像,逐渐向平民和写实主义转变。 也因为那个时代的自由激变,贞操的观念和道德的底线,也在发生着剧烈的碰撞。这一时期的上到王权贵族,下到商人富贾,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拥有一名或多名情妇。而这些情妇也可以拥有自己不同的情夫。 当时产生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婚姻通常是为家族财产的保障和延续而存在,可以参考这一时期的王室联姻。而艺术家们,因为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以及自身性格的放荡不羁,拥有一名或多名情妇,几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电影中的卡蜜儿·克劳岱尔,原本是一个贵族小姐,因其拥有过人的雕塑天分,她的父亲本来是对她抱有极大的希望,可以成为一位比肩男性的女艺术家。但不幸的是,卡蜜儿真的爱上了罗丹。 罗丹作为当年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身边不乏追求者,他同时拥有很多情妇,并且不愿意与其中任何一个结婚。而卡蜜儿天真的认为,自己的真情可以感动对方,可是得到的却只有,多次怀孕,多次流产、堕胎。 卡蜜儿的爱情最终燃烧了自己,她甘愿背负骂名,也要强迫罗丹公开彼此的关系。她将自己的爱和恨都放进雕塑作品里,她一直控诉罗丹的始乱终弃,但其实,最终都是希望对方能跟自己再续前缘。 卡蜜儿的悲剧收场,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尽管作为当时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也逃脱不了情欲里的纠缠索取。因为弟弟是外交官,原本她可以来到欣然向往的中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作品。 但是,迟迟无法走出感情阴霾的她,最终活成了世人的笑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种对爱欲的贪恋,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影片外的观众,放下没有结果的爱恋,看到自己的价值。
结语
电影《卡蜜儿·克劳岱尔》,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代名媛卡蜜儿,与雕塑艺术家罗丹之间的爱恨情仇。原本她可以过上美好幸福人生,但因为对爱情的过分执着,对欲念的无处排解,最终落得几十年孤独终老的结局。
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出演本片中的卡蜜儿,将她的纯情、善良天然的呈现,也将她沉浸在欲念之中的癫狂,演绎到极致。电影也提醒观众,对爱情不要过分贪恋、偏执,找到自身的价值,才能人生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