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伊Vivien
阅读时间:30s
从素描本身来讲,作者在书中表达的素描理论部分很简单地在一步一步拆解过程里告诉了大家,观察——轮廓——脸部——上调子——身子——上调子——修补——完成。但是,往往操作上的小小细节包含了哲理思考。
在下笔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工具的选择——画具、纸张、素材等,欲善其事,必先攻其器。第二件事就是观察,对于一个画动物素描的人来说,观察究竟要观察到什么程度呢?皮毛文理变化层次上,细心到这样的程度,剩下的就是去练笔达到细致入微了。第三件事:观察好了,要画大体轮廓图,此时作者建议用几何图形来帮助构图,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在一起居然成了后面的小动物,很有意思地让“趣味性”“工具性”更强了。第四件事:大体画好轮廓之后就要开始画头部和脸部,而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眼睛,好与不好、有神无神,全在最重要的部分——眼睛了,因此要用心画好眼睛。最重要的先画好、最重要的事先做好,后面的就是用绿叶来陪衬红花了。第五件事:整体画好之后上调子,一次又一次按照章法去上调子,灵活运用手里的画具适当上色上掉,突出黑白灰之间的对比和映衬之处,留出高光、反光、阴影部分,和谐整体。每一处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部分都很重要,相互和谐,突出和谐融合大于简单拼合的效果。
普通人素描虽然被别人定义为“不干正事”“游手好闲”“浪费时间”,但其实并非如此。素描动手锻炼手着笔力度和幅度,锻炼身体协调控制机能;素描动脑观察并在空白处呈现出画出来的状态,锻炼脑补形象再现以及逻辑思维机能;素描用心安排颜色、形状、层次、距离等,锻炼个人组织策划安排协调机能;素描还可以促进个人思考人生与艺术真谛,享受生活趣味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