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芽长出来了
一个橙色的铁质的茶叶盒,腹中填入了新鲜泥土,有六棵豆芽在这里安家了。它们纤细的身姿袅袅婷婷,似乎想把舞姿定格在最美状态。两棵自然向上,一棵略斜,另三棵或躬身跨步,或引颈顾盼,或低眉颔首,共同完成了一幅完美的构图。个个高挑纤柔,那还没褪去的碧绿豆瓣,如微合的双手,似在拍响节拍。两瓣之间擎出细茎,顶端分出两片互生的嫩叶,极像水中鲨鱼翘起的尾巴。不过这尾巴很小,且布满了绒毛,可见它们的娇嫩——这经历过一番周折的生命!
它们是我孩子作业。
那天小家伙一放学,就兴冲冲地告诉我,老师叫种豆子,写观察日记。于是我和孩子就把几粒豆子种在了花盆里。小孩的性情总是好奇而又急躁的,豆子刚种下去一天,他就不断的跑过去看,可是一连四五天,豆娃娃迟迟不愿出世,只等得孩子都懈怠了。
一晃两周过去了,看来没希望了!有经验的婆婆说花盆里的土碱性太大了,都发白了,得换土重新种。孩子几乎哭了,他的观察日记还没写呢! 这使我突然想到可以泡豆芽,这样比种在土里快。于是我忙找来了水杯,补救这次“损失”。
我们选了十几颗豆子,刚好能把杯底均匀地铺满,然后加了极少量的水,还没没过豆子,上面盖上几层喝饱水的纱布。豆子种好了,孩子很勤快,从没忘记天天换水。
就这样,过了两天,豆子不仅变胖了,还钻出了条条“白虫子”。小虫子越长越长,有的还昂起了头,像要离开母体似的。豆子却羞怯怯地卧在杯底,使劲积蓄着力量。又过几天,小虫子不见了,它变成了又嫩又白又长的根,稍部尖尖的,不知什么时候又分了叉,豆子也变成豆瓣了,绿莹莹的。我用筷子轻轻地拨动它们,尽量让根部朝下,再用湿纱布盖住根部,却把豆瓣露在外面,这样它们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了。孩子见了豆芽的长势也喜欢得眉开眼笑。
又过两天,豆瓣变得碧绿碧绿的,像翡翠。从豆瓣的双掌托出更嫩的芽叶。它们都超过杯口了!看着它们单薄的小身段,我担心在水中营养总是不够的,于是把它们移栽进一个废弃的茶叶盒里,它们终于长得欢快起来了。只是仍过于纤细了,与自然界的豆子相差甚大,这完全是它们不一般的经历造成的啊!
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个性特点,后天的际遇,更决定了有别于其他个体的特质,甚至影响了它的一生。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同的际遇自然会有不同的人生,因而才有个体上的千差万别,我们不必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2.随手丢弃的种子
有一天,婆婆对我说:“你看,外面的砖地上长出一棵瓜苗,我不拔它,看它能不能结出个瓜来。”我闻声跑过去一看,果真是一棵瓜苗,已经四五个叶子了,嫩嫩的,绿绿的,迎风招展。它的根深深地钻进了砖缝里,像一个调皮的顽童,从藏着的地方突然现身似的。我不禁怜悯起它来了,这可都是砖地啊!又人来车往的,虽在路边,也不免受损啊!我认定它很难结出一只瓜来。可接下来,我的想法完全被它的倔强与执着颠覆了。
随着日子的延伸,瓜蔓也一天天的延伸,不知不觉间,竟开出了几朵鹅黄的小花!它还很知趣,从不把青蔓伸到路上去,只慢慢朝西蹭,因为往西,对它来说永远是路边。我看到它那小心谨慎的样子,不仅想多看它几眼了。
时至七月,熏热的风吹来了如火的骄阳,院子里的植物噌噌地往上长,院外的那株小瓜秧,丝毫也不落后,都一米多长了。就在离根部一尺来长的地方,还真结出一枚青枣样大的小瓜来,毛茸茸的,你若不拨开叶子,还真难发现它。它在耐心地坐果,为什么非得让别人看见呢?好谦虚呐,那我就耐心地守望吧!这颗随手丢弃的种子,能给人怎样的惊喜呢?
又过了几天像灯泡一样大了,在灯泡的前面也有一个小瓜妞妞,但才两天就夭折了,它懂得聚集所有的力量呢!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会结出更大更好的果实!看,这只瓜水灵灵的,茸毛已褪,变得越来越光洁饱满起来。渐渐的又像拳头大了,青色的皮肤,隐隐露出翠绿的筋脉,让人感觉它的质地一定是脆生生的。它的上面依然用叶子遮着,你不拨开叶子还是看不到它,它是羞愧于长在路边吗?还是自我保护?真是谦逊又聪明啊!
一天早晨,婆婆忍不住惊喜地告诉我,快去看啊!小瓜都长得像碗一样大了。这两天我忙于事务,忽略了它,听了婆婆的话赶忙跑过去。天哪!这哪是什么小香瓜啊!它分明是个洋娃娃!都像碗口那样大了,由青绿色变成了清白色,仔细看它的颈端,已长出了粗糙的白色裂纹,连腹部也有细小的裂纹,这使我想起春天时,吃过的哈密瓜,可能把籽丢在了这里,那可是新疆的特产啊!在这里怎么没有水土不服呢?我不知道它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获得这样的硕果!难道它也懂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啊!它真的没有虚度年华,而且活的谦逊而努力!
只要你是一颗饱满的种子,又有着努力向上而又坚韧的品质,生长在哪里,境遇如何,又有什么重要呢?你的成果总会被别人看见的!
我舍不得摘掉它,每天都要看上好几遍,连邻居都过来看呢!我想这就是它一步步努力地破土而出,努力开花结果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