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兰·昆德拉,捷克作家,后流亡法国,在此定居。这部作品是一本哲学小说,虽然作者本人不太愿意这样称呼,他更认为是思索小说。
这部小说打破传统的小说写作模式,有议论,叙事,有新闻报道。这是昆德拉流亡至法国在1984年发表的代表作,故事以发生在捷克的革命“布拉格之春”作为背景,描写了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
所谓生命之轻,轻地如羽毛飘起来。托马斯喜欢特蕾莎,但是他认为爱情和精神是可以分开的,即使和特蕾莎在一起,他也依然和其他女人保持关系。所谓生命之重,特蕾莎全身心爱着这个男人,她对爱情是理想的,而托马斯让她感到很痛苦。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当爱情变得沉重,我们能否负重前行?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的生命
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与思索后,托马斯为了特蕾莎回到了布拉格,回到了他们熟悉的那个家。在这出走与回归之间,托马斯从生命之轻完成了向生命之重的过渡,特蕾莎终于成了他生命之中无法舍弃的唯一之重。为了释解特蕾莎心中的不安,他们来到了乡下,远离一切让她痛苦的根源,一切让她噩梦不断的喧嚣和纠缠,两人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走向了世俗意义的爱与责任。
昆德拉的小说是有美感的,有美学素养,往往与我们共情的是他在小说中描写的处境。可能你在这部小说中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过程的体验也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