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到布莱顿第三周了,我还感觉离家很近,和爸妈微信视频,与朋友qq聊天,和室友飙东北话,似乎原来的都在。可当朋友说:“中秋节了,你那边月饼再贵再不爱吃也买一块吧,应景。”我才感觉,离家确实很远了。昨天包老师特意从祖国赶来请我们去中餐馆吃饭过中秋,我吃到炒鸡蛋那一刻,眼泪差点儿就掉碗里了。忽然间意识到,这是三周来我第一次用筷子。晚上,室友告诉我包老师指着我的背影说:“这傻小子,这么热的天还穿羽绒服!”虽然是转述,虽然是责备,可这话咋这暖呢……
巨石阵和巴斯小镇之旅,也算是我们送给自己异国双节的礼物吧。“三个半小时的车程,绕着几块石头走一圈。”我想这恐怕是同行中的很多人参观后的结束语吧。但,当听着英文讲解器,看着眼前的巨石,感叹着史前的人类文明,一个英语语言文化学习者的欣慰和满足让旅途疲顿荡然无存。真的没拍几张照片,没什么好拍的,也真的不用,巨石阵瞻仰就好,游玩太轻浮了。如果说巨石是史前人类留给我们的震撼,那巴斯小镇则是成熟的罗马文明镶嵌在这英伦小岛上的淡黄色的明珠,沧桑沉浮后愈加光彩夺目,辉映世界。一花一叶都是史诗,诉说古典;一砖一瓦都是绝唱,垂范后世!皇家温泉,尖顶教堂,圆形广场,弧形建筑,简奥斯丁居所,把你的参观游览赫然变成膜拜朝圣。既然是朝圣,也不宜拍太多照片吧,拍照的时间都省在欣赏和感受上,挺值。
课程学习始终是重头戏。这周开始,Gary就再次提醒我们论文写作事宜,并专辟一节课为我们讲解英文论文的选题及相关步骤。虽然学生时代论文写作是家常便饭,但这次我还是有些紧张,因为这么短的时间要看那么多的书,有点怵,但我会努力。除此之外,这周值得一提的是三位老师给我们呈现的三节语法课。下面我要把这三节课对比着看一看,写一写,再想一想。
之前的理论课上,Gary给我们呈现了一种语言学习的基本框架:forms—meaning—use,此三者分别从结构(structure)、语义(semantics)语用(pragmatics)三个层面建构学生的语言学习。也就是说,任何新的语言形式的输入都要经历意义建构,结构提取和功能操练这三个基本环节。
在意义建构环节,Gary向我们解释了生成性语境(generative context)的概念。即教师为达到语法教学目的而创设的语境或语篇。Gary呈现的是一节用when引导的从句来教授过去完成式(past perfect)的课。他首先用图片来创设语境:What can David do to make her wife happy?时间设定在Yesterday,因为昨天是妻子的生日,但妻子要上班,David在家里休息想做一些事让妻子开心。设定好语境Gary继续用图片作为prompts从学生那里elicit已经学过的过去式结构。例如,为了让妻子开心,David made the bed;cut the grass;cleaned the house,etc. 此时,Gary又在画面上呈现出刚下班的疲惫地在雨中行走的妻子。接着问了三个问题:How did she feel?Why?What was she thinking?学生很自然的就生成了Unhappy,because she was thinking :“I have got to make the bed/cut the grass/clean the house.” 可当妻子回到家时,打开门看到眼前的一切:How did she feel?Why?三组画面,步步为营,把学生引到过去完成式的表达上:David had made the bed/cut the grass/clean the house. 既精致严谨又生动有趣的完成意义建构。第二节课是Nancy的一节关于将来时表达的语法复习课。在意义建构上,Nancy依然用图片创设语篇。与Gary不同的是,这是一篇Nancy自己写的关于自己未来的计划。但她没有直接呈现给大家阅读,而是选择把自己的计划读出来,让同学们记录关键词。接下来,Nancy让大家以pair work的形式来重建(reconstruct)语篇。写到这儿,不得不叹服这个设计的精妙。大家在听写时为了记住内容不得不记录content words (实词)而省略function words (功能词),可本语篇重建的意义恰恰在这些表示将来时态的功能词上。因此,学生重建语篇时就像Nancy所说,“Students use not what just they heard but what they know to reconstruct the text.” 这就突出了语法复习的意义,同时也在检测学生对将来时态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最后,Nancy在幻灯上给出原文,大家核对,一目了然,从而成功地完成了意义建构环节。第三节语法课由Ailsa 呈现:Narrative verb forms 这节课的意义建构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pair work分别给彼此讲述一个童年时发生的趣事(最后才知道这个环节的妙处和意义)。第二部分和Nancy类似,Ailsa给我们读了一则故事,但不让我们记录内容,而是让我听出故事中时态运用不当的地方。接下来给我们每个人发了这则故事的handout,要求我们把刚听到的错误标画在文中并加以改正,然后互相核对讨论,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并指出叙述故事时我们常使用past simple;past continuous和past perfect等表达,完成意义建构。
在结构提取上,三位老师同中有异,各显其能。Gary的课上做足了意义建构的铺垫,所以当意义建构完成时,语言的结构也就自然而然生成了:when the wife got home, David had made the bed/cut the grass/clean the house。达成了本节课“用时间状语从句来区分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的目标。结构提取后,Gary马上带我们进行首次操练并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测我们对过去完成时意义的理解:Did he make the bed when/after/before she got home?学生轻易回答完yes/no,也就明白了动作之间的时间差和过去完成时存在的必要。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意义建构,结构提取和功能操练三者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相互推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Nancy在让学生重构语篇并给出原语篇后,用一个问题来提取结构:How many future forms have you used?学生回看语篇查找所用将来时表达,Nancy在白板上用思维导图呈现所有学生找出的将来时表达结构:future simple;future continuous;future perfect;future perfect continuous;present simple等七种表达形式,结构提取完毕。再看Ailsa 课上,她不像Nancy的复习课一样直接用思维导图列出所有结构,而是用时间轴(timeline)来形象地标画各个时态结构。在结构提取的同时来进一步完善意义建构。这个时间轴不仅帮助学生直观的区分动作的时间先后而且也很清楚的展示了进行和完成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完成进行时是很难向学生说清的时态,但在时间轴上,这两个时态从时(time)到态(aspect)都标画的清清楚楚,一览无余,解决了复杂的言语解释给学生徒增的困扰。
在功能操练环节,由于每节课的语言学习目标不同,所以操练活动的设计差别很大。Gary的课是新的语法输入,所以意义建构铺垫很精细,在结构提取时就开始了操练,让学生说出David所做的家务,紧接着Gary又在幻灯上呈现了多幅图片关于David还可能做的家务,让学生在同一语境下pair work反复操练过去完成时。Nancy的操练环节较为简单,因为是复习课,所以明确意义和用法更为关键。她主要引领我们思考这几种将来时表达的意义和功能上的细微差别。比如现在进行时表将来:It's an arrangement which is 95% I likely to happen. be going to 表将来:It's an intention which is 75% likely to happen. 都说在国内讲英语语法用中文更有效,可我总感觉这细微的差别只有英语(target language)才解释的到位和透彻。Ailsa的功能操练较为复杂,一方面要指导学生会识别会使用timeline来标记并区别时态,另一方面还要用所学时态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因此,她首先请我们到白板前的timeline上标画几个句子里的时态,然后再让我们回忆自己最开始讲的关于童年的故事,是否都用到了这些时态。我们回忆发现,自己在讲故事是基本都在使用past simple,而Ailsa告诉我们,真正的英文故事用past continuous,past perfect和past perfect continuous的情况很多,不止一般过去时。所以,Ailsa最后要求我们再把之前讲过的故事再讲一遍,这次我们的时态运用更准确到位,贴近目标语言,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既定的语言学习目标。
其实这三节课并未应用什么高深的前沿的语言教学理论,这样的语法教学模式我们在国内也进行。我们的问题在于迫于考试的压力,以省时高效为借口,并不大范围推行此种模式。只能在公开课和竞赛课上浅尝辄止,平时教学依然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虽然我也不确定我回去能否坚持这种教学模式,但这三节课仍然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也对我们的语法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首先,生成性语境(generative context)贴近生活,语料鲜活生动,不拘泥于教材和某种特定形式。不论是Gary的生活场景设定还是Nancy的自己故事的分享,只要能为自己的语言教学服务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失为好的语料。想想我们自己,借省时高效之名拿来主义,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能创设情景生成文本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们认为讲明白,学生听明白最重要,因此我们费力地讲,学生拼命的跟。殊不知,一个用心设计出的语料,不仅能为教师减轻课上的讲解压力,还能高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意义(meaning),形式(form)和用法(use)三者没有严格的顺序和比重,要根据不同的语法课型和学生的层次进行调整。Gary的语法课是教授新的语法知识,所以意义建构环节的权重较大,而且用法的练习和结构的生成也是相伴进行,同时也不断穿插对意义的解释。Nancy的课由于是复习,所以意义建构环节权重减少,对结构的提取和功能的解释是重头戏。练习也不多。这节课是给已经把各种将来时表达都学过的学生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并区分将来时的各种表达形式。Ailsa的课与Nancy的课类似,主要区别各种过去时态,并练习用过去时态讲故事。所以增加了操练环节的比重。而且操练(讲故事)前置到这节课的开始,最后再以同样的操练结束,意义建构和结构提取置于其中。因此,我们平时讲解语法心中装的应是理念而不是模式。任何一个灵动的教学举动都可能助推一堂成功的语法课。教学本无法,语言亦非物,理念心中存,何故循常路?最后,老师总是最大限度地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自己用精准到位的feedback和prompt让课堂张弛有度,让学生跃跃欲试。Ailsa在语法课结束的时候带我们回顾课堂环节,带我们思考每个环节的 TT(Teacher Talking) 和ST(Student Talking),目的是让我们意识到student-centred 不是一句空话,是要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里每个活动中的。这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总是因怕时间不够用而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久而久之,学生也愿意让渡自己的话语机会给老师,他们也越来越欣赏能说会讲的老师,越来越欣赏知识点满堂灌,毫无练习的课堂。一个唾沫横飞的老师需要一群乖乖的学生去欣赏,一群傻傻的孩子需要一个高明的老师去引领。(中学和大学老师们,有没有同感?)难怪中国的课堂很难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很难听到做到像Gary说的黄金比例(Golden Ratio—20% :80%,)即老师话语占2,学生占8。我是决心以后课堂多给学生说话机会了,可是我的学生会不会以为我不备课而在偷懒呢?学校会不会因学生成绩上不去而归咎于此呢?不管咋样,我都要尝试,因为我要做English language teacher而不做English test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