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布莱顿的第二周,除了每天还是半夜醒来倒时差,其他都在慢慢的适应。每天将近4小时的公交有小说的陪伴不再那么枯燥;“闻名世界”的英国食物配着中国泡面和榨菜也别样风味;阴晴不定的英国天气在宁静的布莱顿小镇里格外温顺;满街乱串到处搜寻中国超市的我,在热情的布莱顿人的帮助下甚至开始给别人指路了...
教室,食堂,图书馆,自习室,草地,真的又回到了大学那段为自己忙碌的简单岁月,亲切,珍惜。这周的课程明显容量加大,难度增加,但趣味不减,充实依旧。三点感受记录并分享如下:
一、精巧灵动的活动设计保证了流畅实效的课堂教学。
说实话,我们国内的英语课堂活动真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公开课,大赛课上你会看到老师们八仙过海,课堂活动花样百出。估计英国老师也会折服于我们的创造力。可是,为什们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40多位老师,这些看过用过并创造过很多课堂活动的英语教师为什么依然会惊叹并享受这里的课堂活动呢?
Nancy的语言课上,我们做了一个名为“Gossip”的活动。她首先设定情景为一个住着八户人家的terraced house,八户人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彼此的信息,但不全面。其中,第四户人家信息最少,也最为神秘。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street party来彼此交流信息,增进了解,最后找到关于神秘住户的信息。接着Nancy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写有自己身份,家庭信息,工作信息以及些许邻居信息的卡片。阅读完毕,我们开始了party,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找邻居们聊天,边聊边分享自己卡片上的信息和记录被告知的信息。party结束后,Nancy准备了8个问题分别对应到8个住户,先请一名同学回答,然后由真实身份的人揭晓答案来验证回答是否准确。关于第四户人家的问题,大家或是没有任何答案或是给出的答案都不太一致,原来第四户主人在交流信息的时候撒了慌,大家在gossip的过程中也不断的给谎言加料,得出的答案自然就猛料多多,让我们再次意识到How juicy a gossip can be. 当我享受完活动冷静回顾时,真的叹服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1. 学生的听说读写在活动中反复操练却不感枯燥,因为都是满足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说而说,为了写而写。正如那句名言:Wisemen talk becaus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 fools, because they have to say something. 2. 本活动还妙在学生在分享信息时反复使用各种动词时态却浑然不觉。枯燥的语法点也因实际交流的需要变得活泼有趣。3. 学生在活动中提问回答,质疑分析,推理判断,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这个活动不失为一次很好的思维训练。同学们在操练语言的同时,又提升了思维的质量,思维催生语言,语言滋养思维,二者相伴螺旋上升。
想想我们的课堂活动,多少是为了活动而设计的活动?学生也碍于情面不得不配合老师说点什么,写点什么。有多少活动学生根本不用思考,抑或只是为配合老师而进行的假思考?我们把学生生拉硬拽到自己思考过的结果里,只为能生成我们想要的东西。殊不知,我们在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的那一刻,这个活动就注定失败了。
二、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这是这些天上课感触较深的一点。无论是智慧儒雅的Gary,还是活泼灵动的Ailsa都在课上使用大量肢体语言,既大方得体又生动有趣。就像Ailsa老师和我们强调的一样,Those lovely little tricks(body language)make the class flow. 比如,Ailsa教我们用手势来纠正学生造句时的时态误用。双手拇指从肩部后指提醒学生此处该用过去时;双拇指食指做八字在胸前下指表示现在时;同样的手势在胸前前指表示将来时。这套手势既简单易懂,又委婉有效地提醒学生注意时态的运用,同时又缓解了用言语纠正学生错误而带来的尴尬,增添了师生互动的乐趣,课堂也充满活力。再如,Ailsa让我们利用手指来帮学生断句,同时修改词汇或删除赘余单词。例如,如果学生造句:I want the one coffee,我们就可以伸出五指分别代表一个单词。当我们把第三个手指扣回到手心时,这使学生就会明白此处多用了一个定冠词the。这种无声的修改有时比言语更有力,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还不失趣味,真是一举两得。回想自己的课堂,手势是用了一大堆,但多半是配合自己说话节奏而生成的,毫无设计,对课堂无益。英国老师这种连手势都要研究,并用其助推学生学习的精神让我叹服。
三、理论为实践而服务的教学观念完美诠释了学以致用。
Nancy的语法课上,她首先用两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1. How is grammar usually presented in Chinese course book?2. How do you teach it?Do you adapt or supplement?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最终落到了两种语法教学的理念上:Inductive approach(归纳法)和 Deductive approach(演绎法)。同时,两个问题也让我们对接了英国语法教学的实际。接着,Nancy 直接给我们展示出英国语法教学的一般步骤并带我们按步骤感受了一节英国语法课。一节课下来我们既感受到了Nancy用演绎的方式给我们诠释概念,又感受到了英国语法课的归纳生成。Nancy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两种方法的差别,也没有让我们陷入复杂的理论漩涡。她用她的课堂将两种方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起彼伏,相得益彰。回想自己的语法的课堂,煞有介事又滔滔不绝向学生兜售各种概念,想着越讲越明白的自己,越听越糊涂的学生,我终于明白:复杂的教学实际会把完美的理论击得粉碎。只有愿意费时费力去实践理论,理论才会省时省力地助推我们的教学实践。不得不说,我们的课堂,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这一点,我们真得好好反思,学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