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面对批评时我们都会感觉不舒服,因为批评意味着否定,意味着你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你要面对自己的失败。而从批评者和被批评的角度出发,一定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的,这种位置的不对等也会让你不舒服。
01 领导对员工的批评
尤其是领导对于下属的批评,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就事论事,你的工作真的没有做好,有失误,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第二种情况是为了显示优越感,你要知道挑毛病就是领导的义务,领导的位置比你高为了显示比你强,一定要打压你这也是管理下属的一种手段。
了解了这两种情况,就知道如何对待这种批评了。
第一,要开放心态。收起自己的玻璃心,多听别人的意见,反观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工作哪些地方需要提升。时刻保持开放心态真的很难,因为从每个人立场出发,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在面对质疑的时候总会不爽。但是想要快速的成长,一定要接受各种质疑,在问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突破。还是乔布斯的那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第二,要练就强大的心态。你要明确一件事不管你做的对或是不对领导总是有给你挑毛病的义务,尤其当你遇到那些心胸不怎么宽广同时不喜欢你的领导,一定要百毒不侵。我很open,你说的对,我就听;没事找事,那就呵呵了,我尊重你但是我不care你,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以成长为基础和原则。
02 朋友、亲人对你的批评
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在父母的批评中长大的,中国本身崇尚的就是打压式教育,信奉严师出高徒,信奉家长式威严,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平等的,由于这种不平等就很容易产生叛逆,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价值判断,越来越觉得父母落伍,跟不上潮流。
但是,反观我们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父母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好好学习有道理吧?健康生活,早睡早起有道理吧?所以,很多事只有我们吃过亏、受过罪之后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些道理的重要性。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当下阶段的局限性,阅历、经验、视野决定了我们的认识顶点,所以,成长的路上一定是磕磕绊绊着向前的,即使听了再多的道理,做到和知道还是两回事,该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
再说说朋友的批评,你会发现当你进入社会之后,除非是特别好的朋友,很难有人能正面指出你的问题,所谓良师益友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你不知道的,别人知道的也就是我们的盲点象限,我们通过不断的转化象限,将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来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可以增加影响力。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都是有认知偏差的,所以要及时的恳请别人的反馈和指点,以更新对自己的认识。人们总是通过自我认知的觉醒和别人的评价不断的更新最自己的认识。
03 我们只需要在意我们在意的人
批评你的人一定是你尊重、信任、欣赏的人才行,可以是父母、领导、前辈,你的挚友等等。但毕竟,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凡是对我们有用的建议听起来都不会那么舒服,因为人都是喜欢赞美不喜欢批评,喜欢肯定不喜欢否定,如果我们身边有能够直言指出问题的朋友,请好好的珍惜他们。
萧伯纳说,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找到自己,而在于创造自己。这个顺序应该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也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当你知道你是谁之后,再通过后天的修炼创造更好的自己。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交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人对自己了解的不够,往往通过别人的评价获得对自己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意别人的评价。
当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你才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实际上有些人对你的评价就不是以善意为出发点。这就是为什么要辩证性的对待批评,怀着开放心的心态审视自己的问题,留下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屏蔽掉垃圾信息。
所以,我们无需在意别人的意见,我们只需要在意我们在意的人,也就是反馈机制一定是基于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我们虚心接受批评,但前提是成长和进步,抱着开放心态,你说的对我就听你的,你说的不对,甚至有恶意评判的成分,不好意思,我不会care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