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因其清寒傲霜,成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多头主角。立冬前夕,还是天高云淡的日子,去了龙泉古镇,走进菊花的怀抱,近观聚朵成片的菊花,感受秋末冬初的暖融与凉意。所谓古镇,实则仿古新建筑,在钢筋混凝土上涂满了古朴厚重的色彩。古镇大门被菊花包裹,寓意龙泉正像花儿一样绽放,历史与审美的视角日趋打开。开放的龙泉,全新的龙泉,和典雅雍容的菊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菊花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绕开拥挤,直奔带‘彩’的花丛。花的颜色纯正,伴之吉祥汉字,文化含量随即上升。花儿再艳再靓,没了文化神韵,还是一株植物,一个符号,一束丢失了方向的枝丫。黄色的花下面,是耀眼的绿叶。黄绿相间,孕育的是生机和活力,还有色彩的和谐与成熟。在人们的印象中,菊花的主色调便是黄色。然而时势却把多元写进了菊花的调色盒。黄金铠甲一般的菊花,不愿凑那春夏的热闹,执意选择秋天,符合花中君子的秉性。所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是贴切的诠释和注脚。花中的个性,在古镇展示,装点了古镇,激活了古镇的脉络。我无意流连,色彩的绚丽早已吸引不了眼球。那些绿叶红花,似有喧宾夺主之嫌。也不怪,单一总没多彩有魅力。生活需要主色调主旋律,也要丰富多彩的调剂与补充。
这一丛,那一簇,蘑菇菊花吸引了我。立起的菊花,一浪高过一浪,梯次迭起,像巨伞,又如蘑菇,形散,神聚。漂亮的外形有人工成分,整齐,却没了个性。看花,重在欣赏形状的创意,意味的蕴含。我是个爱花的人,但对于雕琢痕迹太浓的,只能选择离开。世界本是参差不齐的,倘若刻意追求,也就失去了本原。多一些随意,少一些加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前,驻足,顿见一朵白色的菊花。花丝呈手指状,一根挨着一根,微微向上,如捧状。花的下面是浓墨似的翠绿。白花被翠绿映衬得活力四射。在这特定的环境里,白菊格外耀眼,争奇斗艳并非其本意,但被推到这里,想回避已无可能。现实亦是如此,许多情形不是本意,却不得不做,即使有异议或自己的主张。白菊在绿叶中是矗立,说鹤立鸡群也不夸张,更不招摇。
到了一堵墙外,居然成了菊花的乐园。色彩不同,有黄的,紫的,红的,还有粉红的;形状各异,有团圆的,有奔放的,还有抱在一起的;花开的方向也别具一格,朝里,向外,绝不雷同。我惊诧,这一隅,原本单调的角落,成了色彩的荟萃。绽放,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还有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念。花儿的绽放是短期的,繁华很快落尽。在这有限的时光里,把美丽献给人们,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还有精神的震撼与感染。古镇一行,看了菊花,赏了秋色,领略了一方水土,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有了这样的经历与感受,获得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