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时光机就好,穿越回去一看,我的前生定是一位小府中的温雅女子。
每日焚香作诗,弹琴赏画。着一身淡色汉服,头发挽起,戴一枚玉簪,手摇一柄圆扇,遇花闻花,遇雨听雨,遇雪看雪。
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云月与风情。
一直觉得汉服之美,美如诗画 ,清清爽爽的气质无需冗余的修饰,微风吹拂,罗衣飘飘,惊醒那沉醉千年的美,显得更加仙气十足。
可是已经鲜有人穿了。即便是因为衷爱,在家里收藏了几件,也只是在无人之处偷偷小试一番,对着镜子孤芳自赏罢了。
若是有个胆大的,穿了它出门溜达了一圈,惊艳倒是没招到几个,反倒是惊讶与疑惑倒招了许多。
可汉服本来就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服装啊。
亦有官方铭文定义:汉服并非汉朝服饰,而是汉族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它类似于朝鲜与韩国的民族服,还有日本的和服。
可惜别的国家的民族服装一直完整地延续到今日,但中国的汉服却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地无影无踪。
我喜欢汉服,广袖罗裳,襦裙交领,还有那羽织胡裙,每一件,都震撼我心。
但我更喜欢的,还是流淌在汉服上的文化与礼仪。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中华文明深深影响着亚洲国家甚至全世界。
汉服文化,则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华夏。
后来通过自然演变,汉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想必,现实中还有不少怀有古典梦的美丽女子如我一般为汉服迷醉。
撑一把油纸伞,漫步于古城古道,清风吹起长发与裙摆,荷塘与柳枝凝聚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
此刻,且闭上眼眸,感受这抹悠远与宁静,以红尘为道场,奏一曲云水禅心。
只是何时!汉服才能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身边,成为某个节日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它明丽却不艳俗,它招摇却不显摆,它是温婉、淑慧、典雅、飘逸、庄重、清淡、灵动,最有力的代言!
我爱汉服,任岁月惹尘埃,任这般年华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