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退一步让彼此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且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尊严上也不觉得吃亏。然而在亲情感情中并非如此,传统文化一直试图教育子女孝顺懂事,教导夫妻互谅互让,似乎家庭因此得以和谐兴旺。可是我从中只看到了家庭的秩序优先于家庭的品质,外部的稳定优于内部的矛盾,说到这里,我必须要感谢升学、打工和恋爱自由,因为中国的年轻人,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全面的自我,他们终于有了定义什么是进退的权力。
在我们社会,强势的父母喜欢命令教育,缺乏温情和民主,迎合的父母习惯让孩子自己成长,并不时送上朴实的关怀,在这两种家庭中,孩子们的对父母的期待可能是相反的:进一步或者退一步,从而让自己的成长更加平衡有力。可惜中国式的父母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能进能退,他们对此也并无多少兴趣。直到有一天,长大以后的子女会在某一时刻发现,自己的父母,无论曾经强势与否,几乎都变得那么的懦弱胆小,甚至不会说话了,那些过去弱势的父母则会退化得更加的弱势,向子女完全让出了人生的主动权。尽管此时的父母们依然无法和子女进行深刻的沟通和谅解,可是他们却也逐渐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脾气与自信,必须要让位于子女们更前沿的社会经验了。对子女好,就是今天大多数父母们唯一会做的事情,这也是他们“反省”过去,表达亲情的唯一途径。好在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很体谅老一辈人的不容易,所以顺便把他们的容易也一起体谅了,感动和原谅就是这么简单,何况它来自父母呢。
棘手的是夫妻,要一生渡过的人。如果说,父母可以通过对你好来感动你,让你的未来与过去握手和解。那么你的妻子或者你的丈夫,则很难以同样的方式让你释怀,毕竟,退让不是婚姻的守护者,同步才是。如果你发现你的另一半和你越来越不在一个频道上,你退不得,她进不得,那种立于两崖相望而失望的感觉,将是极其痛心惨目的。很难受的是,我和我的妻子就是这样的处境,我的父母在过去是比较强势的,而她带给了我春天一般的温暖,于是感动与爱同时发生了,我们带着互敬互让的初心走进了婚姻。最终,四五年过去了,在生活的平凡中,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内心涌动着和她不一样的东西,她是一个喜欢活在春天的人,不喜欢一点寒冷。而我在感受了足够的温暖之后,特别希望走过完整的四季。于是分歧发生了,逐渐变得无法弥合,像是两块正互相离去的大陆。她的退让----坚持对我好,正如温暖的天气一样,可以随时从她的大陆那边蔓延过来,让我一度产生过退让的念头。不过最后是理智战胜了我,我不想再回应以她所希望的,却被我认为是错误的信号,因为我既不能欺骗她,也不能欺骗自己。婚姻不能靠感动而存在下去,当我们看清了彼此的善意,理解了彼此的用心。或许,勇敢的送上友好的祝福和真挚的感谢,会是两个大陆不同的文明的全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