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没办法沟通!!”这句话有没有超耳熟的?哈哈,包括我自己,在跟老公时偶尔也会蹦出这句话。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在刘琳老师《逻辑表达力》以及日本作者下地宽也《逻辑思维只要五步》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为何会产生“无法沟通”的场景?因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立场不同,双方对需要沟通这件事发生的背景与细节的信息不匹配。就容易产生“鸡同鸭讲”的场面,你讲得再多,对方也是按照他仅有的知识点去进行过滤式解读。所以,当我们需要沟通的时候,首先,让自己冷静,不要带任何指责训斥的语气。其次,先对双方所了解的事情程度,按时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顺序开始确认,直到对方和自己在共通的知识前提下。
说到这里,穿插个我弟弟的恋爱小故事。弟弟直男一枚,有一天拿着小女朋友给他的“控诉信”来求助我:“姐姐,她到底为啥不高兴,为啥要哭?”看完了信,我反问他“通篇只是写了自己委屈自己哭了,但没具体写啥事,我咋知道呢?”弟弟一头问号“我也不知道。”
这是不是很多人的恋爱日常?尤其是情窦初开的小情侣,都渴望一个眼神就能明白的爱情,但是他们忘记了,这么有默契的感情,是交流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之下。拿我弟弟的这段感情来说,大家都还是学生,平时都忙于学业,不能时时刻刻联系,对方是学习遇到问题了,还是跟同学之间相处不愉快了,还是父母给压力了。没有一点点有用的细节,只是一味的埋怨。我跟我老公在一起前就先约定,大家心里有什么不舒服,一定一定要详细讲出来,不要让大家猜。我们虽然也做到了,但是还是会带着很强烈的情绪,这点不好。哈哈。
我老公的弟弟,我小叔子。经常觉得跟他讲话,讲不到点子上。问A通常他会回答B,聊的就不是一件事。后来每次问他事情之前,我都尽量先把前因后果先告诉他,他才能get到我这个问题需要的回答。刚开始挺抓狂的,后来想想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有些事我们跟爸妈说了,可能没传达到小叔子那里,导致我们跟他的信息不匹配。
在店里接单,我们合作的是本地的一个的外卖平台(非某团外卖)。很多朋友在微信上问怎么下单外卖,通常操作的流程就是,把外卖小程序发给他,然后回复一句“外卖请从链接下单,10元起送”。也会遇到一些不太懂操作的朋友,就会非常有耐心的跟他解释“刚刚我给您发了一个链接,您点击进入就能自主下单,最后付款填写正确的收货地址,就可以了。”
说到这又忍不住唠叨一句我的小老弟。微信上回复我总喜欢用省略句,3个问题过去通常只回两三个字,这就让人非常抓狂。因为这几个字回答哪个问题都是合适的,你说烦不烦人。
所以,不要偷懒,尤其是需要沟通的工作或者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尽量把话讲得再细致一些,让就算不知道这件事的人,也能一眼明了并且不会有歧义,这才是提高沟通效率和自己表达能力的方法之一。
输出这件事,不只是表现在工作中,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