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护士小李上夜班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东西烧焦的味道,这味道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漂出,只是瞬间便弥漫了整个走廊。水火无情,更何况病房住的全是病人,护士知道不容忽视,于是赶快放下手中正在书写的护理单,从病房的一角一点点的挨个进行排查。
护士查遍了整个楼层所有的垃圾桶及有可能出现隐患的各个角落,都没有发现异常。之后,又开始挨着病房进行排查,最后,在一间病房的病床前,发现了一位病人家属正在一边念叨,一边烧纸钱,说是在哪里求的神灵,正在依照神灵的指示来保佑生病的家人早日康复。
护士立即制止了家属的行为,并针对此问题对其进行了宣教。
家属表示理解。
医院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在这里你会遇到形形色色,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观念的人,在通向病人最大程度康复的这条大道上,家属们除了依靠医院医生专业科学的医学知识,有时候还能想出其他新奇百怪的招式。
这些出乎意料的招式有时候不但会违反到医院的公共安全,还有可能给同病房的其他病人造成困扰,在某种情况下还会让护士感到无比为难。护士也曾苦口婆心的进行过劝解,也曾在入院的同时进行过全面的健康宣教,但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家属,在医院这个生命至上的地方,这种事情却如割韭菜般,一茬接一茬,屡禁不止,永远有它存在的空间。
然而,不管这些科学以外的招式是否真的受用,是否有理论可依,但它却是家属绝望之下的一线希望,是一种无助时期的心里安慰。有时候,人在磨难之下能够坚强的走下去,靠的就是未知的那点儿希望。如果人生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念想,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生活就会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波澜。
所以,在医院,面对家属那些迷信、甚至有些荒唐的举动时,护士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及保障病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使他们心中仅存的希望彻底破灭。
那么,面对家属迷信的举动我们该怎样做呢?
1.对涉及到科室公共安全的,坚决制止。
安全无小事,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烟头都有可能引发火灾,更何况病房内还设有氧气管道、吸引管道及各种电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护士如果发现有家属在病房内烧纸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向其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在表示同情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劝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对家属求得保佑病人平安的物件尽量不拒绝。
在重症监护室上班的日子里,曾不止一次遇到过病人家属要把在神灵面前求得的圣物戴在或者盖在病人身上的事情,面对奄奄一息的病人,面对家属无奈中诚恳的请求,我们有时候真的张不开口拒绝。
每遇此事,我们都会根据家属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只要他们的要求不太离谱,在不影响其他病人及不违反科室管理大的原则前提下,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
因为你不忍心拒绝家属痛苦中最后的那点儿希望,不忍心破坏他们心中能够支撑他们艰难走下去的那点儿念想。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他们出入院的时间要求。
在医院,我们常常听到家属说:我们今天不出院,因为今天日子不好。
在医院,每到农历七月十五,还有十月一日那天,病房总是异常的安静。因为这天,没有人前来病房探视,也没有病人前来办理入院或者出院手续。除了那些不得已而必须要住院的病人,病房内的人数几乎是不变的。
那么,是不是这天探望了某位病人就真的会给病人带来灾难呢?是不是在这天办理了出入院就真的会给以后带来坏的运气呢?谁也说不清楚。
不管这些忌讳到底是真是假,也不管是不是有科学理论上的依据,但这些都是老一辈在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都是为了讨个吉利,讨个好兆头。如果不违反治疗原则,不妨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要求,让他们开开心心的离开。
4.在病人处于临终状态时,允许他们好好告别。
重症监护室的出现,给许多危重的、命悬一线的病人提供了更多生存机会,给许多大手术提供了后期的保障,监护室里陈列的各种各样的先进仪器也给抢救病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由于监护室制度的制约,也让许多危重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能跟亲人见上最后一面。他们最终会在彼此渴望陪伴的那种牵挂与煎熬中越走越远,最后,在病人仪器撤除的那一刻与这个世界阴阳两隔。当他们再次出现在彼此面前的时候,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两个世界,仿佛说什么都为时已晚。虽然在生命弥留之际,家属说的话病人也未必能够听的明白。但那对于家属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是过了那一刻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的一种局面,是错过之后有生之年每每想起都无法释怀的一种遗憾。
所以,如果可以,在病人生命的最后时刻,请允许病人的近亲属分次与病人好好道别。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下辈子不一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