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欠我一个的贺涵,他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普通人遇到别的事都敢赌敢拼,就唯独碰到自己这儿,就得绕过去。绕过去了就回避了问题,可终究能否翻篇呢?
每当面临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内心一下子接受不了,大多数人下意识地选择回避问题。失恋了,可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天几夜;夫妻吵架了,干脆就双方冷战不说话;工作不顺心了,每天就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做不完的工作,不想干的家务,就随手放在“等待”的盒子里,一拖就是好几天。
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直面问题不回避,才会有办法解决问题。以前看到一个女神的签名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种正面考虑问题的思路,在清晰地分析完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寻找一个解决的途径。无论我们把生活过成怎么样,都值得肃然起敬,同时每个人都想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那就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首先,我们在认知层面要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优柔寡断是严重的浪费时间,比如情绪是可以操纵的,越往好的方面引导结果越好,比如剖析问题的过程很痛苦,但问题越清楚得到的答案也越透彻。高晓松说,生活不会因为你害怕,什么都不做,就不捶打你。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现实是基础。
其次,我们必须要理清问题的本质。想要回避的问题都是复杂多变的,需要化繁为简,就必须抽丝剥茧。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又值得。推荐用逻辑树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定义,并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论证,剔除掉旁枝末节等非关键问题。
第三,解决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比如玩手机的毛病。有的时候我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微信上的工作信息,刷知乎,刷淘宝,看电视剧。这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从键盘手到颈椎痛,情绪上对信息过载的焦虑和紧张,然后晚上无法早睡,早上无法早起,生物钟处于混沌的状态。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取得效果但难以持续,删除掉的app可以重新下载,但对手机的依赖并不能短期戒除,需要给自己一个容错的空间。
第四,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被解决,停止无效努力。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那些不重要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避免无用功。比如和哭闹的婴儿讲道理。在婴儿阶段,宝宝会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无需对外界的要求做出任何回应。它哭闹了,或许是饿了,困了,尿了,你可以去哄它满足它的需求,但没法用道德和权威去约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