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凤说:“幸运的人丢到河里,他都能口衔宝物而归。”这看似荒诞的比喻,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多年前,我在江边结识的老木匠阿炳先生,用一生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阿炳年轻时家境贫寒,为谋生计,他独自乘船前往对岸县城学艺。不料途中遭遇暴雨,船只倾覆,他与货物一同坠入汹涌的江水。在生死边缘挣扎时,他抓住一根浮木,随波漂流数里,最终被冲上一片陌生的浅滩。本以为是灭顶之灾,却意外发现岸边堆积着被洪水冲来的珍贵木材,其中不乏百年难遇的檀木。他将这些木材收集变卖,不仅凑足了学费,还顺利拜入名师门下。
有人说阿炳运气好,可命运的考验从未停止。学艺途中,他的右手被刨子划伤,伤口感染面临残疾风险。就在众人以为他要放弃时,他却改用左手练习,独创出别具一格的雕刻手法。后来县城遭遇大火,他的工坊被焚毁,却在废墟中发现了祖辈失传的榫卯技艺手稿,让他的木工造诣更上一层楼。
如今,阿炳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师。面对“幸运”的赞叹,他总是笑着摇头:“掉进河里能抓浮木的,是学会游泳的人;废墟里能认出珍宝的,是日夜钻研的人。”真正的幸运,从不是上天的无端馈赠,而是一个人用智慧、勇气和坚韧锻造出的铠甲。当我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绝望中坚守希望的火种,那些看似偶然的机遇,实则是命运对执着者的嘉奖。生活的河流或许湍急,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光,终能在跌宕起伏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