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得到听书《让顾客自己来定价》
作者:贾格莫汉拉古
解读者:吴诗芸
文章核心:提供了一个新的关于商品定价得思路。
下面是正文:
①公司盈利一般会采用得三种方法
a 控制成本
b 提高销量
c 调整价格
备注:很多商学院提醒,调整价格是管理者最后万不得已才采用得选择。
其实不然,这个建议跟本书得初衷正好相反。本书作者认为,恰恰是定价应该是企业营销得核心战略。只要我们正确得使用合理得定价策略。
②如何才能正确的进行合理性的定价策略呢?
一、定价时不要以成本为导向。
以成本为导向,就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叠加上预估的利润来确定产品价格,这样理论上每笔交易都会赚钱。
但我们需知,一般来说。商品销量越高,成本是递减的。也就是卖的越多,成本越低。但是市场是不可捉摸的,谁都无法保证。以成本为导向,并不能让企业稳赚不赔。
二、以竞争对手为导向
就是在竞争对手的价格基础上,略做调整,或者直接选用竞争对手一样的价格。但这样定价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定价被动局面,我们只能跟着竞争对手的定价走,丧失了自己的定价主动权。
三、定价要以顾客为导向
就是企业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么样的顾客群,这些顾客有怎么样的需求,怎么样的消费方式。
以顾客为导向定价,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顾客的消费正在由生活需求导向转变价值导向。现在的人们买东西,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内心体验,比如会不会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心情更好,会不会让自己快速脱单,快速致富,而并不一定是生活上真的有多需要。
综合以上,商品的定价就一定要考虑顾客的偏好,顾客的消费能力,以及商品带给顾客的心理体验。
这种方式改变了企业看待市场的角度。因为传统的方式,都是企业先生产商品,再给商品定个价格,最后再去找顾客。
但是采用顾客为导向定价时呢?
企业就会先去观察顾客,然后回过头来来,老商品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满足顾客的何种需求。最后再给商品制定价格。
就如一句名言:营销,就是价格以产品为载体卖出去。
多美妙的一句话,精辟。
四、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
经济学上针对此种现象有个专业术语,叫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大概有三种模型,a 按照顾客对商品的最大支付意愿定价,比如顺拍卖市场。b 按照顾客的购买数量适当降价,比如批发市场。 c 对不同的顾客群制定不同的价格,比如公交车的学生卡和老年卡。
这是市场常用的三种价格歧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两种新的价格歧视正在蓬勃发展。
一、意愿定价。
顾客想给多少给多少,让顾客根据自己的价值感受和支付意愿自由支付。
意愿定价主要有三个好处:
第一释放优质客户的购买能力。有的人就是愿意,她们在乎的更多的是体验感受,而非价格。
第二,扩大消费群体。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顾客,这是以很低的成本来获取潜在客户。
第三,缓解企业定价的巨大压力。因为现在是顾客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支付,价格是自己定的,肯定是心理价格,企业也不用担心因为定价定的过高,而失去潜在顾客。
但是这种定价方式并非普通使用方式。它大概有几个门槛:
a 你的产品要有比较强的体验性。就是顾客更关注购买商品够获得的感受,而不是她们要付多少钱。
b 你的产品边际成本要低。就是可以以低成本快速复制很多。
c 你的产品要有顾客基础。
意愿定价更适用于音乐,电影等边际成本比较低的商品。
二 、动态定价,就是对市场进行分割,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
使用动态定价,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拥有消费者大数据。消费者大数据,就是我们要拥有一定量的数据,关于消费者性别,年龄,就职行业,收入状况等。还包括购买历史,兴趣爱好,行为模式等。如有的大数据信息混合成精准的消费者画像,就是对顾客的身份识别。
就如我们买手机时的,一款产品做出的不同版本,这就是对市场进行的一种分隔,把潜在消费者分为不同的人群,定向消费。
如上就是这本书的内容了,相信创业的小伙伴们听完。下次再为新产品定价时,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希望对你有用,我是小鱼儿。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加我微信:小美鱼,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