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的父母无疑是爱着莉迪亚的,很爱很爱。
但这种爱却让莉迪亚死于1977年5月3日早晨6:30分。整个家庭崩溃了,我们哪一步做错了?文中说“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父母都愿意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导孩子,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希望他们幸福与快乐,最好还有成功。(前方剧透预警)
母亲玛丽琳曾经在她那个年代,想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追求着她的医生梦却因种种缘故没有成功。于是,她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她认为莉迪亚像她,喜欢科学,想当医生。莉迪亚的确表现得很像她,却不是她。她的一切都只是讨母亲喜欢,她害怕失去母亲。如果她学物理学科学能让母亲高兴,为什么不呢?
父亲詹姆斯是第二代移民华人,他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让他在一群白人中显得突兀,那个年代,他还面临着嘲笑与歧视。他将生活的不顺、交际的孤独都归于他与周围人长得不一样。女儿莉迪亚继承了他的黑发,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在父亲心中,女儿会更容易融入这个白人社会吧。于是,他过分关注女儿的社交生活,鼓励她像别人一样,广交朋友。女儿也正如他所愿,天天跟朋友煲电话不停。但实质,她一个朋友都没有,电话那端是忙音。她的社交生活是假装的,如果能让爸爸放心、开心,为什么不呢?
当一个父母心目中的乖巧又优秀的孩子突然自行消失时,父母才开始深刻反思到底孩子在想些什么,想要什么,生活又经历了什么。书的英文原名比中文名更通俗贴切,"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我从未告诉你的所有事。父母们,真的了解孩子吗。
一个家庭中,孩子比想象中要敏感。而孩子,是相当依赖父母的。譬如孩子会为了弥合父母之间的裂痕,不知不觉做出些问题行为,来引发父母的合解,“我犯了错事,爸爸妈妈就会放下他们的争吵,注意力就会吸引过来。”“我病了/学习下降,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就会来照顾我。”
还有的孩子会对父母的所有要求说“是的”,这样父母就会开心了,以此来讨好父母,或使家庭不会离散。父母满意了,但孩子的不满却会越积越深。因为事情不是发自自己真心想做时,努力起来会很累。妈妈的医生梦,爸爸的社交梦,都是他们的梦,不是孩子的。总有一天,她不堪重负。她不知道自己是谁,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当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家庭矛盾的解决与希望全被一个孩子承担,就成了一种绑架。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他们会焦灼,会指导“你可以怎样怎样”“你可以做得更好。”会出些乱七八糟为孩子着想的主意,会时时盯着孩子。但越担心什么,就越可能发生什么。处心积虑的安排也会被实现无情地打乱。孩子不是提线木偶,父母怎么来就怎么来,他们有情感有需求有喜好有意志。父母不可能将孩子的一生都规划得顺顺当当,不可能让孩子将自己的意愿贯彻得原原本本。要真那样,孩子也基本是被废掉的,他没有为自己活过。
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孩子的人生,交给孩子。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他们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些什么。太多的干涉只会阻碍孩子,剥夺他们的生命能量。被绑住的孩子,只能被困得束手束脚,躺在地上挣扎,怎么能张开翅膀飞到连父母都想象不到的高度呢?与被父母一心望女成凤不堪重负的莉迪亚相比,她的哥哥因为不受父母的重视,反而少了干扰,能自由自在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出乎家人的意料考上了哈佛。
书的封面上有一句“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没有期待,没有绑架,就有了真实,有了自由,有了希望,有了爱。
莉迪亚走了,通过对她死亡的反思,家庭往日掩盖的千疮百孔被暴露被揭开,血淋淋的痛苦过后,伤口终在渐渐愈合。更多家庭上演的爱与阻碍/伤害,希望也能被意识、被修复。
父母有所为,亦有所不为。